2023年全台預售房價漲幅前十大縣市,以低基期的蛋白縣市,漲幅普遍較佳。居冠的基隆市大漲16.6%,成交均價落在3字頭,宜蘭和花蓮也有超過1成漲幅,成交均價也達29萬元,不過,台北市房價呈現「高還要更高」,年增也達13.4%,漲幅居次。
台灣金聯今(20)日公布113年度的平價宅標案,此次一共釋出88戶平價房屋對外標售,23日起受理申購登記,去年初就吸引超過3千封投標單搶標,這次釋出的物件不乏有雙北精華區物件,如信義區套房最低總價1275萬元、新店1200餘萬元的兩房,北市最便宜是錦州街套房801萬元,新北為板橋重慶路套房601萬元,而全台最便宜的則是位於高雄旗山,度假套房總價131萬元。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危老,加上民間對於都更接受度逐漸提高,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全國拆除件數為1345件,高達4559宅,面積則有22.8萬坪,足足是8.2個小巨蛋,其中以北市宅數與面積為最多,新北宅數與面積成長率最大,高雄則在件數成長頗為耀眼,不過專家即指出,近年建商在造價與時間壓力下,不再執著要整合完整基地,多數選擇直接排除異議戶,以達到快速興建交屋的目標。
六都房市選後大爆發,根據統計元月月增率 27.9%,年增率達 140%,市場看好未來房市將續強,但房市專家李同榮卻持不同看法,並斷言,房市交易量增加是房價鬆動、房市偏空的開始。
六都地政局今(1)日陸續公佈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24,999棟,是自2022年3月來單月最高,創22個月來新高,不僅月增5.3%,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增加98.2%,其中新北市、高雄市與台中市,年增都翻倍成長,專家並指出,上半年房市交易量能,可望有再放大的空間。
全台逾30年的老屋數量逼近500萬戶,有許多是沒有管委會或是難以管理的社區,導致雜物堆積、壁癌、消防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無人關心。台北市公寓大廈管理協會於24日舉行成立大會,由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當選第一屆理事長,期許從北市先行,擴大到成立六都聯合會,透過民間力量解決社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