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信託公會統計,今年前三季成屋相關的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餘額降至 542 億元、年減 42%,預售屋相關的預售屋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餘額分別為 816 億元、1.39 兆元,合計 1.48 兆元,年成長 14.33%,但低於去年同期增幅 15.63%,尤其預售屋價金信託增幅從 35% 大幅度掉到 5%。
六都展延開工宅數屢創新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台住宅建照核發18萬戶,為近20餘年來最大天量,但開工展延也達最高峰,達到6萬209戶,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16)日指出,近三年全台預售建案因工料雙漲、政府接連打炒房、土建融貸款成數及囤房稅等諸多政策,造成六都的展延開工宅數屢創新高,去年高達6萬戶,今年估計也會超過5萬戶,瀕臨影響市場供應錬正常運作的狀態。
房地合一新制自2016年上路,並於2021年7月起進入房地合一2.0,台北國稅局指出,個人以適用房地合一稅制的土地與建商合建分屋,若換回房屋價值低於換出土地價值,而取得建商給予的差額價金,情況視同出售土地,必須在30日內申報房地合一稅。
近年發生多起建案發生爛尾樓事件。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指出,現行規定價金信託委託人是賣方而非買方,民眾預付的購屋款項恐付諸東流,呼籲修法將信託擔保的委託人改為買方,或是讓買方信託價金款項有優先受償權利,才能有效保障買主權益。
房市政策一波接一波,建商恐面臨前有埋伏、後有追兵的雙面夾殺狀態,對此橫跨開發、金融、政壇的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就感嘆,政策都是立刻執行,無從討論,前幾波的信用管制、銀行縮銀根,讓大家無法生存,現在如果是先建後售,勢必面臨囤房稅2.0,採預售又研擬履保價金興建6成以上才能動用,等於兩邊都被堵死,更替建商喊冤,房價並非建商哄抬,而是成本太高,看政府標售的土地價格就知道。
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預售爛尾樓以及預售屋一屋多賣的爭議,造成民眾繳交預售屋價金卻無法得到保障的情形,讓內政部有意變更預售屋履約保證制度,工程進度必須超過6成才能動用信託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