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設持分車位不是自己說了算!一位民眾多年前法拍取得台中市一棟社區大樓5戶住宅,主張自己依公設持有面積比例,擁有地下室4個平面車位的使用權,並控告4名住戶「無權占用」,要求返還車位並支付不當得利。台中地方法院近日判決出爐,除駁回原告全部請求,原告還須自行負擔訴訟費用。
過年前、領完年終獎金又是一波購屋的熱潮,有些民眾想要在過年前買下已興建好的房屋、過個好年,但買房前要注意什麼? 房產專家建議,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瑕疵?停車位之使用?停車位記載情形及購買社區大樓時管理費如何繳納?是否有積欠管理費?
都市生活停車位一位難求是大家心中難解的困擾,也因此許多人在購屋買房時,就會希望一起買到停車位,方便回家進出時代步停車使用,但如果是中古屋及成屋,可以立即了解住戶大樓停車位使用外,有人買了預售屋卻發現自己的車位靠邊超難停,氣得想退訂,其實根據法律規定,消費者購買預售屋時,關於停車位部分業者應提供應有的資訊。
今日華友聯開發與台灣三井不動產於高雄舉行動土典禮,開工基地正是衛武營附近、鳳山國泰重劃區,其住宅大樓規劃兩棟建築物,地上31層、地下6層,總戶數252戶、平面式停車位401 車,單層四至五併,均質三房。
停車位不足近日在桃園、台中等地引發政府部門探討,而反觀住家停車位,也有不足的問題,據市調統計,近五年雙北市進場銷售的危老建案中,就有超過8成的建案是無法每戶都有停車位,這也跟基地面積有很大關聯,近期北市興隆路就有出現核准的危老建案,基地面積僅7.96坪,基地大小還不到兩個停車格。
台灣「虛坪」問題飽受爭議,近年新建案公設比至少3成起跳,部分甚至高達4成,也掀起虛坪改革的聲浪,內政部長林右昌2日則說明,目前公設比改革正朝2大面向進行,將優先處理車道、停車位問題,以及檢討免計容積項目,目標將公設比降至25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