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住戶發現自家房屋遭大樓平台雜草與樹木根部侵入,導致雨水滲入,雖多次向管委會反映,對方僅草率修剪,未徹底清除。由於平台屬大樓共用部分,應由管委會維護,住戶因此提告,請求賠償修繕費與精神慰撫金共約33萬元。 法院認定管委會未善盡維護責任,判賠修繕費6萬7千元,惟精神慰撫金因無具體舉證,駁回該部分。此案提醒住戶與管委會:共用區域維護不善,恐成法律責任。
在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持續升溫的當下,台中品牌建商正以建築專業與公益行動為橋梁,攜手推動一波溫暖而堅實的「善的循環」,從藝術療癒、技術賦能到弱勢修繕,各企業以具體實踐,展現建築產業回饋社會的正面力量,也為城市注入更多溫暖與希望。
號稱全台最大「土地公」的財政部國產署,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提供大量國有土地及建物,成為社宅興辦的強力後盾。國產署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 4 月,已提供高達 92.3 公頃(約 28 萬坪)的國有土地及 204 筆國有建物,換算下來可提供 4 萬 1,977 戶社會住宅,大幅減輕弱勢及青年族群居住壓力。
面對台灣人口高齡化及屋齡老化的雙重挑戰,內政部正式啟動「老宅延壽規劃」,預計匡列 50 億元特別預算,為全台超過 30 年屋齡的老舊住宅注入新活力;根據最新統計,全國屋齡超過 30 年的建物已突破 500 萬戶,占總體住宅存量超過一半,「人屋雙老」問題日益嚴峻,已成台灣社會亟需解決的居住危機。
央行第 1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揭露,在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央行理事一致認為川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極高,恐對台灣經濟產生負面衝擊,目前央行既無升息必要也無降息空間。多位理事表示,由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如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美國關稅調高,恐推升國內通膨,在如此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貨幣政策應以保守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