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到底是冷是熱?中央銀行最新出爐的數據,恐怕讓很多人都看傻了眼,明明政府打炒房政策一波接一波,升息循環也未停歇,自住買盤的購屋貸款餘額卻像失速列車般衝破 10.98 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反觀代表房市供給風向的建商建築貸款,年增率卻是直直落,創下近 4 年來新低,一邊火熱、一邊急凍的矛盾現象,不禁讓人想問,央行這盤棋究竟是怎麼下的?
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購置住宅貸款核准件數」約為3.5萬件,核貸件數較前一季減少22%,年減幅更高達35%,成交週期明顯拉長。21世紀不動產指出,上半年房市明顯進入盤整期,市場呈現三大交錯動能:「買氣趨緩」、「建商策略性調整」、「資金環境仍屬寬鬆」。
去年919後房市急凍,不過觀察內政部數據,全台住宅貸款違約率自2023年第一季達到0.06%,為自2007年有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之後在2023年第2季起至2024年第4季,全國住宅貸款違約率都維持在0.07%,為歷史第二低,以各區來看,台南市、高雄市的房貸違約率近期有微幅增加的跡象。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 6 月 19 日 的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上,面對各界對房市管制的關注,直言儘管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有下降,但整體房價依然持續上漲,速度雖有放緩,卻仍處於偏高水準,因此現階段的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將維持不變, 央行在維護金融穩定與健全銀行業務上的審慎態度,也讓市場意識到,房市降溫之路恐怕還有段距離。
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結果出爐,一如市場預期,政策利率確定維持不變,是對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審慎因應,更傳達了央行對國內房市信用管制成效的堅定信心,對於實質換屋自住族群而言,貸款困境的疑慮,現在可以大大地放下心了。
房市警報未除!中央銀行於昨(26)日發布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坦言國內銀行不動產貸款的增速雖然有所趨緩,但整體放款總量依舊處於令人警戒的高檔水位。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態度堅定地表示,將持續透過「鷹眼」緊盯不動產市場的信用風險變化,並強調目前央行完全沒有考慮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目的就是要嚴防市場出現過度投機炒作,或是房市再度陷入過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