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地政局今(17)日辦理本年度第3季開發區土地標售,本次釋出5標計5筆建築用地,合計總底價約12.2億元,土地基地位於小港、仁武及楠梓區,其中小港小港松金段20-1地號為第三種商業區,最後收到2封投標封,標脫2標2筆土地,總標售金額為新台幣 3355萬餘元,標脫率40%。
在信用管制政策下,土地交易與房屋買賣的市場相對冷清,不過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在6月時推出的第2季的土地標售中,5筆土地標出3筆,仍有六成的脫標率;在今日發出本季開發區土地標售公告中,一樣推出5筆5標建地,合計總底價約12.2億元。
高雄市地政局今(25)日舉辦114年度第2季開發區土地標售作業,共推出5標6筆土地,合計總底價 14億8633萬4468元,共收到5封標封,脫標率僅六成,此次標售範圍包含楠梓高大特區、仁武、三民及大寮段土地,其中又以楠梓高大特區土地備受關注,開標前就已傳出此標受到許多建商青睞。
儘管近期房地產市場受限貸政策與整體景氣影響,交易氣氛略顯冷清,但高雄市政府仍持續釋出優質土地,推出土地標售案,預計114年度第2季開發區土地標售,即將於6月25日開標,共計推出5標6筆精華建地,合計總底價達14億8633萬4468元,展現公部門對高雄都市發展與土地價值的長期信心。
預售屋付款彈性也反映區域未來價值,普遍價格比成屋高,不過觀察實價登錄,七大都會區竟有十大行政區預售與成屋,單坪價差皆不到5萬元,由北至南包括新北三峽,桃園大園、觀音、楊梅,新竹新豐、台南歸仁,高雄仁武、大寮、橋頭與楠梓。
隨著半導體產業進駐,高雄房市持續升溫,新舊屋價格也出現明顯落差。根據住商機構的實價登錄數據,鹽埕區成為新舊房價價差最大的區域,買中古屋比新案每坪便宜約28萬元;相較之下,仁武區則是價差最小,甚至出現「買舊不如買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