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幾年高雄人口成長數、房市推案量及過戶量來看,吳曜廷認為,高雄人口數目前有逐漸增長的趨勢,其中又以楠梓、仁武區的增長最為明顯,而人口下降最多則是三民、前鎮,主因源於三民、前鎮都是舊部落、開發較早,可開發腹地少,建案推案量不大,而新開發區域多重劃區,故而在推案及人口增長上較為明顯。
隨著新竹高鐵特區的蓬勃發展,該地區逐漸成為台商回流和科技產業發展的聚焦點。特別是全新成屋案「寶佳奇磊」,其地理位置優越,與台鐵六家站及新竹高鐵僅數步之遙,為該區增添了顯著的軌道經濟效益。 該建案周邊不僅匯集了聯發科技的高端商辦和台大生醫園區,還有著高鐵站前的百億開發計劃「未來之心 gateway plaza」,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區域的產業活力和人口成長。
桃園市近年人口成長與產業發展表現亮眼。各項建設持續發展,成為年輕族群工作、生活、實現購屋夢想的首選城市。全台前500大企業中就有200家落腳於桃園市,既有的優勢成為桃園航空城發展的重要基礎。時至2023年桃園航空城計畫,進入實質開發階段,便捷交通和前瞻產業規劃,將跨域整合打造完整的智慧航空城市。
科學園區的就業人口紅利,帶動周邊各類民生需求,地方政府為吸引廠商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滿足進駐廠商員工子女就學之便,往往會提早著手預估鄰近人口成長量與就學供給量,保留設立新校或增加新校舍之準備,近期如南科及沙崙綠能科學城、嘉科、高科等都有設校或轉型國際雙語學校之訊息。
淡水在重大建設的利多之下,發展開始加速,近年更成為新北市人口成長之冠,公共建設與交通路網逐步到位,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輕軌藍海線第二期,都預計在2024年至2026年陸續完工通車,未來淡水將會大豐收;然而受惠於重大建設和軌道經濟話題,房價卻依然是緩步上升,不像其他區域出現飆漲現象,這樣反其道而行的成長,逐漸成為想要購屋的自住客目光集中的區域。
六都房市熱,但人口成長卻在去年出現社會增加人口全面負成長的狀況,這是近11年以來未曾出現的狀況。遷入人數不敵遷出,台北市的遷入人口甚至不及遷出人口的一半,業者推判六都的高物價與高房價,恐怕是推離民眾持續定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