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的打房政策對房市造成較大影響,但仲量聯行卻用數據狠狠打臉傳統印象,證明商業不動產市場不僅未受影響,反而「租金越壓越高」。2024 年,台灣商辦有效租金在大中華區亮眼的表現引人注目,其中台北市核心商業區的租金成長幅度和空置率甚至打趴上海、東京等亞太地區大城。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AI)應用不斷突破,全球商用不動產市場出現重大變化,台灣因科技產業需求提升,工業地產交易量屢創新高,顯示出亞太地區在全球投資者眼中的重要性。根據高力國際的最新報告,2025 年,亞太區將吸引更多跨境資金流入,重點鎖定工業地產、倉儲物流及辦公室產品。
瑞普萊坊舉行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報告,整體而言,2024 年亞太地區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值得令人期待;萊坊亞太區市場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表示,辦公大樓交易活動雖不如以往,但亞太地區仍是投資的首要類型,佔比約 30%;第二名的則是工業不動產,佔比約 29%,尤其是澳洲、日本和大中華地區;零售及飯店不動產亦將迎來表現相對熱絡的一年。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2023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分析未來亞太地區物流倉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亞太地區的物流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而標的建物的老化及節節高升的地價,更加劇供需失衡,進一步推升現有標的租金。在後疫情時代,倉儲物流的需求預期會回歸正常化,但供給量仍遠落後需求,口袋深的企業傾向開發商預定或自行購地興建,量身打造合適的物流倉儲空間。
隨著疫情、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壟罩在成長趨緩的陰影之下,未來一年經濟環境將面多樣變數,不過在外商機構的看法上,新興的東南亞和印度等內需型經濟體的需求復甦,在相當程度上會支撐當地經濟成長,而亞太地區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
全球獨立不動產專業顧問公司萊坊公布最新一季亞太地區頂級商辦市場報告,針對亞太地區23個主要城市頂級辦公室租金、空置、供需現況。第三季租賃市場表現略差,平均租金結束連續三季的租金上漲趨勢;空置率方面,第三季上升1.6%,台北空置率暫居第二,僅次於韓國,承租議價仍為「房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