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攪局,但不動產交易市場並不悲觀,資金重返台灣佈局,根據資產管理公司統計,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交易創下歷年新高,上市櫃交易金額來到1530億元,其中信義世貿三館地上權及南港土地2大案,拉高整體不動產氣勢。
雖然國內第1季建物買賣移轉交易表現不俗,3月移轉棟數交易也相對穩定,但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由於疫情威脅尚未解除,因此不代表房市就能安然度過大環境所帶來的危機,房市仍有可能進入蟄伏。預估往後的一年,房市將可能有兩套不同的發展劇本,買賣雙方都應預先準備超前部署,以免讓自己的心情承受重大的壓力。
近期股市震盪、不安情緒升溫,中信房屋調查,有高達35.2%的民眾選擇不動產避險,成長高達7%,憂避險資金湧進房產,因此有35.4%的民眾盼政府注意高房價問題,希望能「有感降價」。
中信房屋依據六都最新公布的建物所有權買賣移轉資料,統計今年1~8月累計量,結果顯示過去被熱烈討論房市多空的新北市淡水區以黑馬之姿位居累積移轉量的第3名,而桃園市桃園區、中壢區則是分別取得累計移轉量最多的前1、2名。
中信房屋今(14)日表示,新任總經理張世宗於8月1日正式升任,首位由中信房屋基層一路升任張世宗表示,未來將朝強化中信房屋質與量的目標前進。至於市場交易面,認為今年房市干擾因素多,交易將是保溫狀態,以目前市況推估,預計仍有28萬棟的交易量。
都更步調緩慢,原因究竟出在哪?根據網路民調顯示,超過3成5民眾認為,應優先提供低利率、解決資金問題,其次是提高容積奬勵,第3才是協助解決釘子戶,而首善之都台北,反而不缺資金,超過4成5北市民眾認為,應「提高容積獎勵」,占比為全國最高,也反映出房價越高地區,利益分配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