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3年大陸人士來台購置不動產件數僅16件,權利價值僅2.3億元,寫下2012年統計以來的新低,總計從2002年修正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69條迄今,許可陸資取得不動產共715件,權利價值計155.4億元。
高力國際今舉行「降溫台灣,倡議論壇」,現場多家金融保險、建商及房地產開發商業者參與;高力國際指出,為呼應氣候行動的急迫性,甫結束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呼籲各國設立更積極的 1.5°C 減碳目標,也特別將建築產業納入討論,加速建築產業碳轉型。
財政部近日發布「11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下修豪宅定義門檻,其中房價已趨近新北市的台中,從4000萬降至2000萬,在業界引起譁然;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王至亮今日在春酒盛宴上直言,「3000萬房價被視為豪宅相當不精確,盼政府能與業界有多一點溝通。」
台灣房價續攀、台股大盤站上萬八,營建類股指數也飆上高峰。不過,根據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僑外資及陸資持有建材營造股的比例雖來到14.6%、創近三年新高,但觀察外資近十年持有營建股的比例卻不高,且今年前二個月持股比例略微下滑,專家即指出,外資近十餘年來在營建類股的布局操作,大概可用「空頭逢低承接,多頭減持停利」來形容。
中石化今(16)日宣布,因投入永續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獲國際永續機構肯定,入選「標普全球」(S&P Global)2024年永續年鑑「The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2024」,是台灣唯一連續四年獲選列入永續年鑑化學類企業,同時在土地開發部分,則以中石化轉投資鼎越開發興建符合環保、節能、吸碳且知能的綠色建築產品,並以活化國內土地資產及切入海外不動產開發為目標,海外不動產鎖定在越南及緬甸。
中華民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及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與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簽訂「不動產估價師學分學程合作備忘錄」,將積極透過產學合作架構,由資深估價師擔任講師走入校園,與學生面對面傳授與分享不動產估價的實務經驗與估價技術,使學生在就學時期即可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同時也向下紮根,提前因應少子化所帶來的產業人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