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第一季新冠肺炎病毒擴散,不過國內豪宅仍呈現偶有佳作的市況,根據實價揭露資料顯示,「西華富邦」分別在今年的2月與3月各成交一戶2億元的豪宅,分別為4樓與22樓,成交單價分別為137萬元與174.5萬元,其中4樓戶,據查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購入,累計張仲謀家族已持有2戶。
根據最新實價揭露資訊顯示,台北市出現多筆知名上億元豪宅賠售交易,根據全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包括中山區「中山世紀」繼頂樓慘賠3671萬之後,11樓戶於今年1月再賠掉2700萬元;以及金華街名宅「大安石翫」4樓戶,持有4年也在1月賠了1000萬元;至於內湖名宅「國美詠山」11樓戶則因進場時間早,持有8年多小虧172萬元出場。
高樓豪宅人氣旺,天母最高樓「華固天鑄」,新買家一次砸4.97億,買下19樓兩戶,共424坪,平均單價131萬,而大直豪宅「西華富邦」也有交易,24樓以2.88億成交,單價190.6萬,另外也是高樓豪宅的和平大苑,下半年成交的26和30樓戶,買家的共通特色都是僑外資公司,似乎僑外資對高樓豪宅情有獨鍾。
根據內政部最新實價揭露資訊,信義區2大知名豪宅都出現交易,為新成屋「聯合大於」以及中古名宅「信義帝寶」,其中「聯合大於」一次揭露2戶24樓戶交易,成交總價在2.67億~2.36億,皆穩坐200萬元俱樂部,據查,當中還未揭露同樓層另一戶,買方為禾聯碩董座蔡金土,於今年年後以現金購入,顯見疫情對台灣高端房地產交易,難有顯著衝擊。
房市自2014年盤整至今,買房如何議價成為全民課題,高樓層與低樓層的價格差多少才合理是一門學問。好時價分析,在學術界有個名詞叫「樓層別效用比」,意思是同一棟樓裡各個樓層的單價比率,例如把4樓設為100,若5樓是105,表示5樓的單價會比4樓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