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區域的房市是否暢旺,交通建設與產業發展前景是重要關鍵!而區域產業若是蓬勃發展、國內外大廠爭相進駐投資,就能為區域帶來龐大的就業人口紅利,房市不旺也難!正如同台積電在中科園區持續擴廠,帶旺周邊的西屯區房市買氣與房價攀升,甚至外溢到大雅區、龍井區、沙鹿區,近幾年推案量大增,吸引買盤湧入、創造高房價奇蹟。
第五屆「消基會不動產高峰論壇」今(5日)日邀請產官學界的專家們一同來對話,希望讓房市透明化,消費者的居住也有保障,對於高房價引起民怨,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即提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一定會推動下去,也表示不是要打趴房市,而台北巿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王俊傑則強調,沒有建商想炒房,政府應該去想房子為什麼會漲的根本原因!
台中房價有感上漲,就連尚在發展階段的新興重劃區,也難逃高房價命運,有鑑於此,開發商回防機能成熟的舊市區推案。其中,北區因具備綠帶、商圈、學區等優勢,成為今年開發商的推案重點,甚至有建案端出「園道第一排」、「國際級建築團隊」、「全齡化生活圈」等賣點,吸引購屋族眼光。
買房對許多人來說看似遙不可及,尤其在高房價下,更是難以達成,但實際以數據來看,聯徵中心資料顯示,去年全台有超過一半的房貸族,年收入不到80萬元。年收入未滿40萬元的族群,平均購屋鑑價近980萬元,年收入40萬到80萬元的族群所買的約為880萬元房產,但以每月粗估3.4萬元的月薪,至少有2.7萬元要拿來繳付房貸,一般人實在難以負荷。
人口結構改變,現代人的家庭觀念也轉變,加上高房價下,三代同堂的需求減少,多房的大坪數住宅交易量呈現年年下滑,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國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相比去年同期的61.7萬戶攀升至67.1萬戶,多了近5.5萬戶,增幅近1成,六都僅老年人口居住的比例也全都上升,其中台中及台北市均有1成以上增幅,新北及高雄市也增加近1成。
高房價下,民眾買房坪數越來越小,據內政部統計月報,今年前7月建物買賣移轉每棟平均面積為31.7坪,是近年平均買房面積最小的一年,反觀人口持續老化下,繼承移轉棟數持續創下同期新高,且每棟平均繼承面積達41.8坪,出現「繼承比買的更大間」的有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