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國際最新發布的「科技業助力台灣不動產發展」專題報告,受惠於台商回流及電子大廠擴廠所帶來的資金潮,及全球供應鏈重整推動台商產線回流布局,再加上新冠疫情大幅催升企業對於科技服務及產品的需求,讓科技業成為近兩年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力,也使得科技業對商用不動產的置產需求大增。
房價成了失速列車,去年房價中位價六都加新竹呈現全面上漲走勢,Q4的中位價都比前一年度同期增加了2~4成,其中有風城之稱的新竹,房市更儼然像「瘋城」一般,2020年Q4每坪均價21.5萬元,時隔一年,至2021年Q4已飆升至每坪30.1萬元。
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公會30日舉行會員大會,卸任理事長大睦建設董事長李文科交棒給滿鴻建設董事長劉守禮。近期政府加大打炒房力度,李文科表示,政府不應藉著打炒房之名而行打房之實,只一味的要最終端的生產者負所有責任,如此不能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恐將造成中小建商無力經營,帶來財務危機,造成預售屋買賣交易糾紛,甚至連鎖效應而產生經濟風暴。
營造業面臨缺工、原物料高漲等問題,導致建案紛紛展延開工,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建物開工展延宅數高達4.6萬宅,為近六年來的新高,對於有自住需求、規劃入住時間的買方來說,影響頗大,而這波缺工與造價上揚,還帶動了房價持續走揚。
買房的同時,動輒上百萬元的車位,到底要不要一起入手,是許多買房族在買房時,研究最多的課題之一,買房若再加上車位,總價相當驚人,尤其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車位價格也是同步上漲,據調查,七都平面車位價格中,以台北市車位總價約260萬元最貴,新竹縣市及台南市均價則約130萬元,最便宜。
全球通膨問題因烏俄戰爭急速惡化,去年就表明今年將採緊縮政策的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宣布:「本月就會開始升息」,至於台灣是否會隨著美國腳步啟動升息,則最快在17日央行理事會後就會明朗。然而,民眾若要期待政府升息解救高房價之苦,專家學者們給出的答案,恐怕要讓大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