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房市交易熱絡,全台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達 35 萬 0525 棟,創下 11 年來新高,較 2023 年的 30 萬 6971 棟成長 14.19%。然而,這股熱潮未能延續至 2025 年,房市專家李同榮警告,今年交易量恐創七年來新低,甚至上半年可能萎縮超過三成,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房仲業更首當其衝,面臨倒店潮風險。
不動產市場詐騙頻傳,許多不肖業者假冒估價師、銀行人員進行房產詐貸,讓不少民眾損失慘重。為了提升專業估價制度、強化金融安全,中華民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 2 月 7 日正式啟動「不動產估價助理員管理機制」,並同步開放查詢網站,讓民眾可透過官方平台確認估價師及助理員身份,減少受騙風險。
房市氣氛轉冷,市場出現大量「平轉」、「急售」、「賠售」的預售物件,投資客紛紛拋出廣告,標榜「出價就談」、「低於市場價」等吸引字眼,讓不少購屋族心動。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這波「平轉潮」的核心原因就是市場看跌,提醒承接戶須做足兩大功課,並慎防三大風險,才能避免買到高風險物件,甚至遭遇爛尾樓風險。
近年來,不動產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不斷翻新,尤以「假投資真詐騙」類型最為猖獗。為遏制類似案件發生,臺南市地政局針對高風險案件進行深入分析,並啟動多項防詐措施,透過關懷提問與即時通報機制,有效減少民眾遭受不動產詐騙的風險。
台經院 12 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記者會上,針對房市現況發出最新警示,直言房貸市場風險未解,不動產放款恐成銀行最大挑戰。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儘管央行未祭出第八波房市調控,但數據顯示,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已在 12 月達到高點,未來可能持續緊縮,影響資金流動與房市成交。
財政部 17 日召開公股金融事業例行會議,由財政部長莊翠雲主持,焦點集中於新青安房貸的違規管理、土建融案的動工期程監控,以及融資租賃業的授信規範。莊翠雲要求各銀行加速追討新青安違規戶的利息補貼,並對土建融案強調 18 個月內動工的必要性,同時密切追蹤融資租賃資金流向,避免淪為炒房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