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買氣熱,不僅預售屋搶房,成屋市場也傳出「缺貨」,對此信義房屋總經理陳麗心今(22)日親自釋疑,她說市場上的待售物件確實變少,屋主惜售變多,而買方願意追價下,成交速度也快,物件變少但沒有嚴重到「無貨可賣」,對於市況,認為今年僅剩下半年囤房稅2.0上路,市場影響小,整體來說是樂觀的「價量緩增」。
房市買氣熱絡,3月預售實價揭露數量已達1.3萬件,且因房價上漲,交易總金額高達2135億元,倘若排除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一個月的大量上車潮,3月預售揭露的成交金額恐怕是預售實價揭露以來的單月新高,專家表示,現在已經沒有預售換約買盤,成交狀況與2021年第四季還有投資買盤時相當,買氣是好的有點可怕!
新青安穩住買氣,加上低首付助攻,據市調統計,今年北台灣520檔期新成屋、預售屋預估推案量突破2千億,來到約2134.6億元,為2021年以來高點,建商完全擺脫連續升息、各項房市調控陰霾,較去年實際推案量增加約313.9億元,年增幅約17.2%。
儘管今年7月1日〈囤房稅2.0〉將正式實施 ,但營建業卻上演十年資金大行情,整個預售屋及成屋市場,更出現<四高>罕見熱況,包括:(一)520之前全台將近一兆推案量。(二)營建上市櫃股價飆新高。(三)銷售率佳完工入帳金額驚人。(四)高現金殖利率成為《存股》新標的。
過去幾年房市走多,市場掀起一股「買房穩賺」的投資風氣,不過,實際觀察實登,賣房時機點也是重要關鍵;舉例來說,位於台中11期的6年成屋建案,前後8年歷經2次轉手,帳面獲利差竟高達10倍。在地仲介則表示,「上岸時機點相當重要!」屋主售屋除了可參考周圍預售案房價,也能藉由社區身價判斷市場接受度,當兩項指標都到位,也許就意味著『好時機』已到!」
新案市場買氣大復活,根據最新公布的國泰房產地產指數資料顯示,去年Q1全國有超過6成、61%的新案「30天銷售率在10%以下」,但到了今年Q1市況卻大翻轉,新案「30天銷售率10%以下」的僅剩34%,30天銷售率超過20%還從1成變為3成,足見買氣復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