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建商頻頻抱怨土地取得成本及營建成本高漲,甚至轉嫁至效費者,但台中房市近期出現一特殊現象,購屋買盤寧願選擇高單價的預售屋,反而不考慮價格相對在低點的新成屋,專家分析主因仍與「低自備款、工程期零付款」有關,預售屋買盤多以資金不足者或紅單投機客為主,恐對房市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今年房市熱絡,不少預售屋帶動話題的區域表現亮眼,可是同一熱區成屋、中古屋房價兩樣情,根據房仲統計六都房市熱區近4年房價走勢,以中南部漲幅最明顯,高雄、台南二縣市平均漲2成,而竹北重劃區僅平盤表現,漲幅不到1%,業者分析,中南部總價低、單價低再搭配區域的議題或建設,未來發展的空間大。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建案每戶平均總價(以開價計)大多往上攀升,尤以台北市最高4,595萬元最高,其次是新北市的1,720萬元,桃園則以1,203萬元居第三。而北北桃竹每戶平均總價千萬元以下的區域正快速減少,今年只剩下13個,且多為蛋殼區。
房仲龍頭信義房屋(9940)今(12)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受惠於防疫有成、下半年房市買氣熱絡,第3季合併營收為36.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14%,儘管無開發事業完工交屋,仍比去年同期獲利成長3倍,而第四季傳統旺季來臨,信義房屋認為,整體房市動能將延續至第四季,甚至2021年。
內政部10月31日會同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縣市政府消保、地政及建管單位,針對6個縣市23個預售屋建案進行大規模聯合稽查。內政部公布稽查結果「僅有1個建案無違規缺失,其餘各建案的均違規」,其中有16個案場違反定型化契約規定為最多,10建案銷售中心並未申請建築許可核准使用。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截至10月底止,大台北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公設比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北市公設比超過35%,最高的則達到47%。專家表示,儘管「雨遮不計坪且不計價」已上路,但公設比變化與社會期待走上截然相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