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國內每五人中即有一人是 65 歲以上的長者,面對這波銀髮浪潮的衝擊,備受關注的社會住宅、銀髮宅以及積極推動的醫養結合服務,相關準備是否到位?更令人憂慮的是,現有的銀髮友善住宅,是否真能滿足長者的居住需求?
日勝生(2547)承攬全台唯一以BOT模式維運的社宅案,今(4)日董事長林榮顯指出,此BOT案興建超過1,100戶社宅,營運7年來,出租率皆保持在95%以上。
日勝生(2547)耕耘多年的「樂齡地產」,將進入開花結果期,新北三芝樂齡宅「日初不老莊園」1期和2期,預計明年第一、第四季開始完工交屋,營收可望大幅挹注。日勝生表示,未來營運重心除房產本業外,將針對水資源再生、樂齡住宅發展、智慧綠建築、營運事業等四大事業體,加大力度及廣度。
永康醫療專區緊鄰奇美永康院區,為開發飽和、人口密集之處,週邊已無素地可再進行開發,週邊多為中古建案,每坪落在2字頭,而近年來新案「奇美京鑽」成屋三年多,近一年來成交價已經來到單坪36萬左右;若永康醫療專區重劃完成後,將可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約1.4公頃,提供可建築土地約2.6公頃,包括:第二種住宅區約1.3公頃(60%、200%)、醫療專用區約1.2公頃,將讓此區再增建築用地。
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已達 415.8 萬人,占總人口的 17.8%。這樣的數據引發了對銀髮商機的關注,特別是在住宅市場上的需求變化;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到 2025 年,這一比例將突破 20%,意味著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召開第2場政見記者會,提出都市再生政見。對於都市計畫,黃珊珊提出「未來宅」概念,包含都更中繼宅與社福全齡宅概念;並規劃公部門採用「公辦租售」模式,讓年輕人可採「以租轉購」方式,取得20年房屋使用權及地上權,降低購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