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席捲全球三年多,深刻影響居住的定義:住宅不再只是遮風避雨,而是同時承載健康防護、社交互動與環境永續的生活場域,中台灣知名品牌建商惠宇建設旗下近期新成屋社區、座落台中北屯機捷特區的「惠宇碧柳MORI」,展示設計與使用行為轉向的永續趨勢,不只是精緻生活的進化,更為小宅趨勢找出舒適居住的解方。
今年6月26日開獎的威力彩,在連續36期槓龜後,終於由一名台中男子以「800+800」包牌方式中了頭獎,連同7注二獎全數抱回,合計獎金17.53億元。根據台彩公布,中獎人為40歲製造業上班族,已婚育有三名子女,理財觀念偏向保守穩健,除了計畫購買美國公債與金融股,也捐款回饋投注站與公益基金會,據傳也有意置產,資金運用已有初步規劃。
電價狂漲、減碳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企業電費帳單成了老闆們的惡夢,仲量聯行推出台灣在地團隊獨家研發的「數據驅動- AI 空調智慧化模型」,成功協助外商半導體設備大廠年省超過 25 萬度電,投資報酬率衝上 21% ,成為企業迎戰高電價與碳揭露雙重壓力的救命解方。
價量脫鉤!建商開始送家具、送裝潢,但價格仍是硬挺挺,據591新建案統計,第二季六都加新竹,房價漲勢明顯收斂,開價及成交單價分別來到61萬、57萬元,還是雙雙創下單季新高,並且實際走訪各地案場,房價還是硬到不行,大部分仍僅止於個案操作或餘屋去化,多數消費者在房價上依舊嘗不到甜頭。
台北某社區住戶因管委會長期在法定空地設置垃圾場與廁所、崗哨亭,導致惡臭環境與蟲鼠孳生,提告要求拆除。法院認定這些設施影響住戶生活品質且屬違建,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判決管委會須全面移除並返還空地,凸顯社區公共空間使用與住戶權益間的衝突與界限。
以「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形容現況,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在主辦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30週年論壇上感嘆道,條例施行已30年,清晰映照出台灣公寓大廈發展的顯著落差,他更直言,「修法不要再靠人命去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