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思考,800萬買三十年左右的二手中古屋,還是寧願選擇主打788萬起入住南紡商圈的預售案呢?只是前者是所有權,而後者是地上權新屋,當房價越來越高的狀況下,地上權產品自然就出現優勢,加上地上權新屋貸款成數與一般預售無異,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接受地上權產品。
據房屋搜尋平台統計,去年全年八大都會區最多買方瀏覽的社區,就屬新北市「太陽帝國」最夯,2023年共累計21萬次瀏覽!「太陽帝國」為新北市中和區的新成屋,接著則是「名人世界」,為民生社區當地指名度相當高的中古社區,新竹的「星都匯」則是因為開發期數多,量體大,一直有話題性與瀏覽熱度。
政府大力推動民間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累計金額突破2兆元,在龐大台商回流設立生產據點與企業總部的驅動下,商、廠辦交易快速升溫,而桃園地區工業用地更為當中翹楚。受惠交通鄰近雙北、價位相對合宜、且腹地龐大等優勢,近5年每年交易規模均超過500億元,其中又以「蘆竹」獨占鰲頭。2022年起即超越龜山、中壢,躍居全桃園工業地產交易王,全年成交金額高達94億元,反映企業自用與置產需求旺盛蓬勃。
分析NET在台南設點佈局,目前共有14處,其中在百貨、家樂福賣場內的有3處,部分依著大學院校布點,展店策略明確;另外在市區外圍則分別在新營、佳里、善化、歸仁,多屬於衛星城鎮。
「高房價相對的代價就是小宅化」,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首度跌破30坪,平均約29.7坪,顯示在高房價的趨勢之下,民眾只能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與10年前相比,平均購屋面積一口氣就少了5坪,此外,除了高房價外,中南部地區居住型態也從透天轉為大樓,坪數減少最為顯著,尤其南二都10年來已減少8坪之多。
高雄招商引資議題旺盛,許多購屋熱區人口連年增加,就業機會帶動人口紅利狀況下,房價一路往上衝,因此租屋市場,租金也跟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