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貸不了、買不動!」在上周行政院長卓榮泰公開喊話金融水龍頭要開大點後,金管會今(1)日也火速與8大行庫開會,並重申政府全力支持自住首購族立場,今日同步也由各都地政局揭曉8月移轉量,在等待房貸鬆綁之際,交易量仍年減3成,其中北市更創下同期交易新低量。
台中危老重建市場正面臨由盛轉衰的轉折。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與台中市都發局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台中累計危老核准案數達 885件,居全台第二,但從年度走勢來看,2023年曾以175件達到高峰,2024年下滑至 147件,2025上半年僅 62件,恐將連兩年下滑,顯示市場氛圍明顯降溫。
危老條例的時程獎勵在今年5月歸零,而後續推規模獎勵,也催生出一波趕末班上車潮,統計顯示,自修法以來全台累計危老核准案件已來到4379件,其中北市正式突破千件,宜蘭和花蓮竟也擠進危老熱區中。
房地合一稅制下,持有越久越能爭取出售時低稅或免稅的優惠,不過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似乎打亂許多賣方的腳步。觀察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各稅率案件佔比變化,今年Q1以非自用持有5-10年,「稅率20%」案件占比最高、達42.3%,無應納稅額的「免稅」案件也有高達22.1%,較上季增加1.4%,並為連兩季上升。
銀行房貸滿水位,令不少交屋族頭痛,不過觀察銀行辦理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也就是俗稱的「以房養老」,今年第二季件數較去年同期年增達42%,並且平均每件的貸款金額,去年最低478萬,最高平均667萬,今年則都突破700萬,專家即表示,原因即在於其不受銀行水位影響,額度也與限貸令脫鉤。
房市自第七波信用管制後,由多頭開始反轉,據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近一年成屋住宅大樓轉手價差,以去年第三季達到獲利高點,全台平均轉售獲利賺438.2萬元,今年第一季全台平均獲利則降為402萬元,獲利縮水約36萬元,並已為連續兩季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