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購物與消費型態改變,實體店舖改走低總價小店風,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去年桃園市店面交易件數,創下五年來新高,總價2000萬以下店面成交易主流,占比近8成,此外,億元店面交易也突破十件以上,業者分析,區位夠精華、小坪數總價低,入手門檻容易,現處低利率階段,仍受到投資置產者青睞。
房地產研究機構統計過去7年實價資料轉手紀錄,以六都觀察,台南市成為獲利最高的城市,平均每次交易賺15.7%,平均持有時間也最短,台中市則重複交易次數最高,而房價最高的台北市,獲利最低,賠售率也最高。業者表示,自2015年以來的房價盤整期間,北部區域的房市閉鎖,反觀門檻較低的中南部區域,多數屋主們在此嚐到甜頭。
高房價時代,許多人不敢生兒育女,怕養不起,全國生育率持續下探低點,然而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新竹市房價所得比在前三名,而在全台各縣市六歲以下幼兒占比,也勇奪全國第一,業者分析,竹科周邊房價低、薪資水準高、企業鼓勵生育,加上竹市育兒津貼優、房貸條件門檻低,自然支撐該縣市幼兒占比。
繼去年「寶輝秋紅谷」一案創下97萬單價新高,並重塑台中豪宅天花板價格後,替沈寂已久的七期房市注入新活水。根據統計,今年將於七期推出的預售案總金銷可望超過300億元,而建商也一改過去推案風格,以中坪數標配豪宅搶市,降低總價門檻磁吸更多高資產族群置產。
2019年全國買賣移轉登記棟數合計30萬棟,是繼2014年以來再度叩關30萬門檻,為房地產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2019年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銷售率約為45.88%,較2018年略增0.11個百分點,銷售率已連續3年走升,但仍未破5成。專家表示,雖然銷售回溫,但仍需注意銷售率尚未突破5成,意味著市場並非全面欣欣向榮,只有個別建案或特定產品才能有極為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