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2022年底有76萬451筆、面積1萬7千多公頃,相當於111個信義區的土地,建物則有3萬798棟,面積約64萬坪,土地總價值高達4,800億元;這些土地及建物,經政府列冊管理15年後,仍未辦理繼承登記,將由國產署署依法公開標售。
想打造美國一站式的養生村,房仲大老彭培業直言,健康宅是全球建築引頸期盼的建築與趨勢,因此花了七年時間整合,斥資60億陸續收購6千多坪土地,在新竹關西打造「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包含餐飲、溫泉、醫學、復健,將以「環境決勝負、服務定品質」,成為台灣首座渡假飯店型照護宅,並透露已在中部找地,希望未來北中南能各有一分館。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與農安街口,有上百戶住家這幾天已經騰空點交並陸續完成搬遷,原來這土地近1100坪皆為連棟4樓老公寓,在都更談了20年後,終於要啟動拆屋重建,而成功整合的鄉林建設即指出,吉林路都更案預計今年第4季就會公開銷售,也是鄉林睽違10年正式回歸台北核心蛋黃區。
老年人口呈現快速成長,在2018年占總人口數超過14%,台灣成為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就會超過20%邁向超高齡社會,若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資料,從明年起75歲以上人口每年將增加10萬人以上,銀髮居住、照護與世代間財產繼承等都是關注焦點,而端看今年前七月繼承移轉持續創歷史新高,專家推估,不動產繼承年年創新高將成趨勢。
時值農曆七月,不少人忌諱傳統民俗禁忌,不論買房、買車或是喬遷裝修皆不適合,就有網友於臉書社團中詢問自家裝潢動工卡到農曆七月,是否該停工?專家則建議,有疑慮的民眾可留意開工前通風、完工延後、家具不靠牆以及入厝時機等幾個項目,居家工程可持續進行,不必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