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再度出手,針對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取得的舊制房屋,宣布調高高價住宅獲利率至 20%,並新增每坪單價門檻,讓原本「總價較低、單價較高」的小坪數豪宅也無法逃過課稅,這次的稅制調整,讓不少原以為能避開豪宅稅的中古小豪宅屋主措手不及,業界更擔憂,市場交易量恐進一步萎縮。
「2023年最黑暗、2024年最錯愕!」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房價稍高是不變的事實,明年要期待房價向下是不可能的!直言「打房打了12年、12次,錯誤的政策到底誰要負責?」認為台灣的房地產政策走到「疊床架屋」,產業快要送進加護病房了!房價漲就是因為加重稅,並談到今年度新青安撥貸金額佔年度新增房貸達60%,如果未來貿然取消要怎麼跟年輕人交代。
房地合一2.0在 2021年7月1日起實施後,針對個人出售房地其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超過2年未逾5年之「短期交易」分別以稅率45%、35%課稅,這樣的重稅是為了防止短期持有炒房,但真正有需要的正常買賣房屋,重購自用住宅用地可以申請退回賣出舊屋所繳納的土地增值稅,貼補買新房子土地總額價款的差價。有換屋計畫的人,可以規劃重購退稅,為自己增加一筆換屋基金。
去年新屋完工數量高達14.9萬棟,不過市場上卻未見轉手賣壓,據市調,截至今年2月7日,新成屋待售存量為17,930戶,也為2014年以來新低,專家指出,影響屋主售屋意願主要有兩大因素,一來房價漲多房地合一短期稅率太重,再者是三四年前購買預售的自用比例較高。
內政部提出的「包租代管333」,包含許多優惠,讓房東免仲介費又有業者幫忙代管,希望逼出空房及增加社宅供給量,不過對於政策多數民眾霧煞煞,房東也怕被追稅及社宅標籤,五泰房屋總經理李政哲今(11)日就透露,其實在洲子洋重劃區,願意加入的意願已從過去只有半數,到現在是百分之百,關鍵原因除了免費幫你管理又不會被查稅外,避掉房地合一稅5年內出售的重稅期反而成了最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