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福實業集團從全球製鞋企業跨足房地產,過去已有興建海外商辦、住宅經驗,此次正式回到台灣房地產業,與台灣建築代銷龍頭海悅機構攜手合作,推出台南東區大樓案「宏福悅」,去年12月中公開銷售。
六都地政局今(2)日陸續公布5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1.7萬棟,月增1.9%、年減36.1%,移轉量創自2011年以來5月同期新低,除了新北、台中之外,四都均呈現負成長,其中台北市更創下自2003年以來同期新低。
國產(2504)今(29)日召開股東會,受惠科技廠辦案量大增,加上布局低碳產品拉高獲利,去年稅後純益達45.9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90元,通過每股配發2.8元現金股利,無論是獲利或是配發金額均創史上最高。
面對高房價與限貸政策的雙重壓力,高雄、台南購屋族似乎出現集體下修購屋預算現況?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2025年第一季南部兩大都會區的中古屋成交主力,已從過去的500萬至1000萬元區間,明顯轉向總價500萬元以下的產品。高雄此價位帶的成交比例,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超過一成,成為現階段房市最能成交的主力。相對地,中高總價產品的交易則普遍下滑,顯示民眾面對高房價趨於保守,購屋決策「先求有、再求好」。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拋出「婚育宅」政策,宣稱針對住在社宅的青年家庭,生第一胎可獲 50% 租金補貼加碼,再生一胎還能額外加碼 50%,希望藉此鼓勵年輕人婚育。房市專家何世昌在臉書上憤怒打臉,直指政策無法解決台灣高房價與少子化的根本問題,更諷刺「抱歉了單身狗,暫時犧牲你們了」。
內政委員會今日審議都市更新條例增訂第 44-1 條草案,都更契約糾紛防範與危老條例落日條款問題,多位立委直指都更資訊不透明,民眾與建商資源不對等,建商常在都更過程中「變身流氓公司」,導致民間地主權益受損。國土署署長吳欣修與內政部長劉世芳承諾,將透過新增法條訂定契約規範標準,杜絕不公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