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零碳建築是當今建築界,面臨的最急迫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之一。本次講座MVRDV將深入探討如何在個案中為達成創造永續建築的目標必須克服的諸多複雜性和障礙。創新的材料、先進的技術以及最前端的設計策略,這些正在重新定義我們對建築和能源使用的思考方式。從採用環保材料、實施可再生能源系統到翻新現有建築和確保建築高效運行,我們在邁向零碳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規劃、執行和承諾。
台北市斯文社宅短期租賃即將開放申請,短租期限最長 1 年,適用對象為年滿 18 歲且設籍台北市的居民,由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住都中心)推動,除了提供短期居住需求者選擇,也展現了台北市在社會住宅管理上的新模式;住都中心近年來透過「四大分區管理計畫」,統一物業管理、強化社宅維護,讓社宅的服務與管理更加完善。
五分埔都更案多年波折再度掀起爭議。原實施者「台北遷建」與地主們指控,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簡稱:更新處)長期護航「山圓建設」,導致整體都更進度嚴重受阻,甚至一度瀕臨破局;如今,創頂建設正式接手,地主 123 人已簽署同意書,盼望能在年底順利動工。不過,市府態度搖擺不定,使得案件仍充滿變數,地方人士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自介入,確保五分埔都更案能順利推進。
台灣位於地震帶,房屋耐震問題成為全民焦點,根據國土管理署最新統計,去年全台核定 735 件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案,累計已達 5268 件,顯示老舊建物改建速度正在加快。政府更於去年底修法,擴大建築容積獎勵對象,期望讓 921 大地震前的舊屋儘快翻新,而國家住都中心也將公辦都更的防震係數調高,確保新建住宅的耐震標準,提升居住安全。
台灣公辦都更迎來新時代!國家住都中心首次引進「連鎖式都更」概念,借鏡日本東京「大手町」的更新模式,在台北信義區打造「信義兒福連鎖式公辦都更」。歷時 6 年規劃,總投資金額達 190 億元,全案於 2024 年 1 月全數招商成功,與國美、順天、大陸、冠德、遠雄等 5 家建設公司聯手推動。透過「先建後拆、產權交換」的模式,不僅確保兒福中心幼兒園持續運營,也將逐步打造全齡社區與新創產業基地,為台灣都市更新開創新標竿。
新北市對於海砂屋的重建推動再度邁出一大步!新莊區中美公寓及三重區永安北路一段的兩處海砂屋都更案,分別在近期成功核定實施,正式進入重建階段。新北市府積極提供技術、財務及法令支援,協助住戶擺脫居住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