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南市與高雄市逐漸出現「小宅化」的顯著趨勢,反映出房價高漲與生活成本升高的壓力。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2024年第一季,台南市平均購屋面積僅約36.38坪,較10年前縮減4.26坪,減幅達10.5%。同時,高雄市情況更為嚴峻,第三季平均購屋面積僅剩32.98坪,對比10年前縮小了13.81坪,縮水幅度高達29.51%。在此趨勢下,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提升坪效,成為購屋族的新關鍵。
「高房價相對的代價就是小宅化」,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首度跌破30坪,平均約29.7坪,顯示在高房價的趨勢之下,民眾只能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與10年前相比,平均購屋面積一口氣就少了5坪,此外,除了高房價外,中南部地區居住型態也從透天轉為大樓,坪數減少最為顯著,尤其南二都10年來已減少8坪之多。
房價高漲,「蝸居」 問題從北台灣延燒至台中!據最新數據顯示,台中平均購屋面積較6年前減少約9.2坪,當今購屋者實際居住面積僅剩25坪,專家直言,「相較於人口結構改變,房價過高才是根本原因!」
這10年房價漲了多少?據聯徵中心資料,去年全國第四季平均房貸鑑估值為1,225萬元,對比10年前平均就增加了289萬元,若以2022年每月實質性薪資平均4萬1,357元換算了話,相當於增加70個月的平均薪資,晚10年買房需要再多付70個月不吃不喝的收入,不只購屋門檻拉高,房子也越買越小。
央行昨日公布五大銀行新承作利率,7月新增房貸利率已飆上1.703%,已連八月上漲並創六年新高,而根據最新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購屋總價已連兩季都站上1200萬元,平均購屋面積為43坪,創下2009年聯徵中心統計以來的新低,平均單價每坪28.3萬元,則為統計以來新高,反映高房價下,民眾只能越買越小間。
家戶人口續創新低,內政部統計全國平均每戶人口僅2.6人,就連中台灣房市熱區台中,家戶人口僅剩2.78人,連帶使得住宅坪數跟著縮水、平均購屋面積僅剩52.2坪;業界人士認為,隨著台中房價持續攀升,在總價帶考量下,新案「小宅化」趨勢將逐漸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