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房屋集團2024年高雄總價4,000萬元以上住宅大樓交易統計,全年交易量達177棟,較去年成長逾6成。其中,成屋交易量達139棟佔最大宗,年增約6成;而預售住宅則有38棟交易,年增幅更高達9成,顯示高端住宅市場不僅持續穩健,預售買氣表現尤為亮眼。區域分布上,鼓山區及前鎮區成為高總價住宅交易熱區,吸引高端買家目光。
據市調統計,北台灣新建案市場,12月上演「供需極端背離」詭譎戲碼,需求面在12月表現如同寒流來襲,買盤進入冬眠,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為16組、平均成交組數每週為0.8組,比起2021年6月COVID-19三級警戒的0.9組還少,來客組數、成交組數下降,議價率則持平。
919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替房市投下震撼彈,買氣一路降到冰點,尤其房價快速上衝的區域,在此波似乎已出現逐步修正跡象,據591實價登錄,對比9月打炒房前後,七大都會區十大房價鬆動區域,普遍跌幅1成,並以高雄占半數最多,其中重災區楠梓,前後單價就差4萬元,若以購買30坪房屋來說,晚1個月買反而現省百萬元。
「前三季已經把全年的量都吃飽了!」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今(19)日在記者會上指出,今年交易量在919金龍風暴前已經貢獻完畢,即便現況買氣如雪崩般下滑,在新青安帶動下,推測的全年交易量仍能達35萬餘棟,為近11年新高,並說,「如果沒有央行919急踩煞車,可能會跟2013年的37萬棟差不多。」
919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房市急凍,不過也有預售個案買氣仍火熱,台南幫成員之一的環泥建設,背後股東為環泥、坤慶、新和興等台南幫鄉親組成,在三重右岸推出的首發案,在潛銷1個月的時間,可售戶60戶竟已賣9成,平均每坪成交價90萬元,更要趁勢明年初再推第二案。
央行自9月19日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市場買氣大降溫,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不諱言,對於市場影響非常大!來客數及成交量都下降,評估明年供給量一定會減少,相信同業在市場不好時,都有能力「減量經營」,房市整體來看沒有那麼悲觀,只要價格合理還是能順利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