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其中一項引發爭議的「名下有房產者,若購買第一戶不再享有寬限期」,新規定引發社會熱議,更許多民眾擔憂,沒有寬限期的情況下,將無法承擔購房貸款壓力,尤其是那些已經繼承房產的購屋族,更擔心無力負擔未來的房貸。
房價高、生活壓力大,現代人越來越晚婚!根據內政部公布112年人口統計資料,全國男女初婚平均年齡雙創新高,男性初婚年齡來到32.9歲、女性則為31歲,平均生育年齡同樣來到史上新高,已達32.4歲,其中又以房價最高的北市最晚成家。
央行最新推出的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市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針對第2戶購屋貸款成數由6成降為5成,讓首購族和換屋族在交屋時可能面臨資金缺口和違約風險。此外,高價住宅與第3戶以上的貸款成數也同步調降,進一步擴大了房市交易的難度,可能導致市場停滯,對買賣雙方都帶來衝擊。
最近最熱門的日劇「地面師」,講述詐騙集團用假的資料騙人購買房屋,台灣警方近期也查獲詐騙集團詐騙不動產的案件,事實上民眾買賣房屋,除了可以委任地政士(代書)外,了解相關的買賣房屋流程,也是確保自己的權利,避免遭「地面師」詐欺。
雙北房價高漲,許多民眾轉而到鄰近市鎮去買房,但有人買了建商推出的預售屋,建築外觀美輪美奐的別墅卻是「特定農業區甲種建築用地」,因此憂心未來買房後是否可能遭拆除,事實上,只要符合法規規定的建蔽率及容積率,這樣的預售屋建築完全合法,並有產權登記等土地建物登記的保障。
購屋屋齡呈現M型化趨勢,不是要最舊的,就是要最新的!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發現以屋齡未滿3年的新屋貸款佔比最高,其次是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且這兩種屋齡的申貸佔比近2年持續增長,顯示新屋和老屋各有擁護者,不過,屋齡3年以上、未滿30年的房屋申貸比例卻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