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統計,下半年大環境變數愈增,建商加緊推案腳步,以免夜長夢多,預售推案量看齊329檔期,7月新案推案量破1200億元,較6月增300多億元,待售建案數卻持續下降,也印證買氣持穩,議價空間更低。
市調統計,3月北台灣新建案市場呈現預售屋推案量、議價率與成交組數皆上升,待售建案個數、新成屋戶數則下滑,專家指出,成交組數增、議價空間縮小,搶房風暴已成型。
為抑制房價上漲,政府打炒房數箭連發,但目前看來仍是徒勞無功,各區房價仍老神在在,以台中市為例,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均價來到每坪40.8萬,其中,北區、西區已站上50萬關卡,西屯更是直奔6字頭。一名資深代銷則指出,優付方案是房價不墜的重要關鍵,既能加速剛性需求出手,還能減少議價空間,「房價自然高檔不墜。」
《平均地權條例》可望在明年1月三讀通過,也引爆逃命潮再起,售屋網站即觀察出「賠售」、「降價」相關字眼,在11月物件數量翻倍,同時指出屋主的降價、議價空間確實有增加,而業內人士則透露,投資客拋售的一手案件,往往在群組內即會轉出,難流入一般消費者手中。
預售屋實價登錄上路後,讓房地產市場「不二價」成趨勢,主打價格透明化,但標榜著「不二價銷售」,卻在事後查詢實價登錄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據市調抽樣統計,標榜不二價的新建案,其實大部分都保有議價空間,以此次抽樣全台50個不二價建案,僅有2個是開價與成交價完全一致的「真不二價」。
央行升息後,房貸利率也跟著調升,有購屋需求的民眾,也怕日後的升升不息,承受不住房貸壓力,據房仲業者統計,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六都的銷售天數與議價空間,發現以銷售天數來說,除了新北和台中外,都呈現縮小;在議價空間上,新北和台中不增反減,其餘區域都呈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