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開春就替房市投下震撼彈,專家分析,新法2大重點,包括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目標都在打擊投機炒作,引導市場回歸正常機制,預期未來房市將以自用需求為主,對於不受政策影響的自住客而言,今年反而更有機會買到合理價位的好房子。
豪宅市場警訊出現!央行定義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他地區4000萬元以上即視為豪宅,豪宅限貸貸款成數僅4成,並且無寬限期,讓不少建商都將新建案坪數縮小、總價降低,更有五都已出現降價訊號,今年再加上私法人購屋許可制上路,對於豪宅市場將是下一波衝擊。
立法院於1月10日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祭出5大措施遏止炒房,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5000萬元,並增訂檢舉獎金制度、私法人購屋改為許可制,且5年內不得移轉。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在修法上路前,再傳私法人豪砸現金購入豪宅。根據台北地政雲揭露,信義計畫區豪宅「冠德信義」,去年底成交13、14樓兩戶,而買家正是東區明曜百貨高家,以總價合計8億3868萬元現金打包2戶。
私法人購屋將受限制,市場多預期資金將轉往商辦市場,而建商在推案策略上也多有調整,不少將重心移轉到辦公室、廠辦類商品,信義全球資產今(30日)日即公布2022年台北市七大主要商圈辦公室空置率調查,結果顯示,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持續下探,至第四季僅剩2.38%,刷新全年最低紀錄。
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許可將實施,市場資金可能將流向不受限制的商用不動產,北台灣十大建商包括興富發、華固、中悦、冠德,皆有商、廠辦案蓄勢待發,不少上市櫃建商也有商用不動產推案計劃,在建商推案轉向,加上不少指標建案,建商採自建自售,以預售屋為接案來源的代銷,將面臨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