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 1 月建築融資(建融)壞帳金額大幅增加,背後關鍵竟在於新莊「泰舍至善元」自辦都更案爆發聯貸違約;由土地銀行主辦、八家銀行共同參貸,總額達 83.52 億元,目前貸放餘額仍有 58.1 億元,由於泰坤建設負責人涉入詐貸案,資金周轉不靈,去年 10 月起未能依約繳息,最終導致 2 月 6 日土銀正式宣布違約,並將貸款打入逾放,使當月建融逾放金額飆升至 75.85 億元,創下新高紀錄。
「921大地震太恐怖了!我在公園住帳棚兩個禮拜!」三信商業銀行總經理李世昭今(26)日表示,他以台中人自身經驗對於日後建築與居住安全相當重視,因此率先提出日後採用「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的建案,將為業者提供相關貸款優惠,包括融資成數相對提高、利率優惠。
銀行對房市態度轉趨保守,不動產放款比率在 2024 年底出現下降趨勢,金融機構對房市風險控管力度加強,恐影響房貸條件與市場流動性。財政部近日回應,這主要是銀行根據市場變化進行風險管理,避免不動產過度槓桿化,但市場擔憂,放款收緊將壓抑購屋需求,甚至影響建商資金周轉,影響房市發展。
刑事警察局近日成功破獲一宗跨縣市的「抵押房產詐騙」案件,詐騙手法讓多名被害人不僅失去現金存款,還被迫將房產抵押給詐欺集團;案件牽涉全台 40 多名受害者,詐騙金額高達 2 億 7 千萬元,經警方深入調查,終於揭露了涉及的多間融資公司及「假檢警」與「假投資」的犯罪聯網,並一舉逮捕 7 名涉案嫌犯。
財政部 17 日召開公股金融事業例行會議,由財政部長莊翠雲主持,焦點集中於新青安房貸的違規管理、土建融案的動工期程監控,以及融資租賃業的授信規範。莊翠雲要求各銀行加速追討新青安違規戶的利息補貼,並對土建融案強調 18 個月內動工的必要性,同時密切追蹤融資租賃資金流向,避免淪為炒房漏洞。
央行推動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雖未直接針對都市更新案設限,但其不動產授信總量管制及八大行庫千億減貸計畫,已對都更案資金管道產生巨大影響。銀行高層透露,由於限貸令持續加壓,銀行在不動產相關業務的資金分配越來越謹慎,許多自主更新案因無法取得融資而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