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壓力下,總價市場讓小宅逐漸成了雙北購屋主流,近五年房價漲勢更勝過大宅。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新北市近五年25坪以下小宅交易量持續攀升,其中,台北市大同區與新北市三重區小宅交易占比增長最快,而中山區小宅交易占比已高達50%以上,每2件交易就有1件是小宅。
據內政部資料統計,2023年底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僅剩下2.53人,單戶量再創歷史新低,家庭結構改變住宅型態,以台中來說,同年25坪內的買賣移轉棟數高居6174筆,佔總交易量13,958筆約44%。
房價高漲,「蝸居」 問題從北台灣延燒至台中!據最新數據顯示,台中平均購屋面積較6年前減少約9.2坪,當今購屋者實際居住面積僅剩25坪,專家直言,「相較於人口結構改變,房價過高才是根本原因!」
新北市地政局根據內政部戶口統計資料調查發現,107年至111年家戶人口量越趨精簡,再加上高房價、通貨膨脹及少子化危機,「小宅」交易討論度越來越高,觀察交易熱區購屋者偏好及成屋的價格區間變化,小坪數產品逐年增長,蝸居已成都會區的購屋趨勢。
今年進入升息循環,購屋成本跟著增加,推升了低總價小宅的買氣,今年上半年,1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北市最大宗,平均每4筆交易,就有1筆買小宅,連帶中南部也在房價一去不回頭下,使得民眾只能縮小購屋坪數,建商推案也因應需求,多朝小宅化規劃,專家則提醒,入手前要先留意銀行貸款成數是否能符合需求。
台灣邁向蝸居化嗎?先前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住宅核發使照數量是近13年以來新高,但住宅平均面積卻減少,7年內新完工的住宅面積平均減少約12坪。除了建商為了搶攻預算相對有限的購屋族,坪數規劃越做越小,為了擠進蛋黃區,購屋族的買房選擇坪數也越買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