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使用住宅一向被視為空屋率調查指標之一,內政部9日發布今年上半年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共85萬8850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52%,較上一期增加8.2萬宅,為近3年相對高點;新建餘屋住宅部分,111年第2季為7萬7,454宅,較上季增加2,527宅(+3.37%)。
台中房價高漲,預算有限的購屋族退而求其次,選擇屋齡較高的中古屋!根據統計指出,台中年第2季平均交易屋齡為30.1年,超越台北的29.4年。專家則認為,一般屋齡30年以上建築本身已沒有什麼價值,但購屋族考量到預算有限、所需坪數等,仍會選擇購買老宅,除此之外,若選在生活機能完善成熟商圈一帶,日後還有危老重建價值,因此也造就台中老宅交易熱絡。
北市老宅改建正夯,建商改建需時間整合,在養地期間,最常見的是將閒置土地作為停車場使用,不過在台北市永吉路與基隆路口,今年5月這塊土地上竟搖身變成一間「台北聖興天后宮」,相當罕見,記者詢問下,原來該廟主委即為建商董座,但該地僅為暫時棲身地點,仍會找尋永久合適地點。
全台住宅數896.5萬,平均屋齡竟已達31年,不少居住在老屋的民眾都興起都更的念頭,但都更程序複雜,民眾最常詢問三大問題,包括:「一坪土地能蓋幾坪?」、「該如何開始整合?」、「海砂屋鑑定怎麼做?」,這也是新北住都中心自去年舉辦180多場都更說明會、接觸4萬多位民眾以來,最常聽見的提問。
新北市30年以上老屋高達76萬戶,並逐年攀升中,對於民眾的居住安全問題,新北住都中心17日宣布,為了加速推動都更,與台灣建築中心、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共同組成「新北都更大聯盟」,提出都更預先諮詢概念,結合各專業團隊,提高都更的推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