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危老案近年有明顯成長趨勢,但在六都已核定公布的都更案件中,卻有高達252件尚未開工,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因疫情導致缺工、缺料,每坪營造成本幾乎是翻倍,建商推都更要達到損益平衡很困難,直言賠錢生意沒人做,擔心做了反而虧錢,小型建商乾脆拖著不開工。
持續多年的營建缺工、缺料,加上疫情、俄烏戰爭緊縮全球供應鏈,導致航運成本攀升到歷年最高點,不但預售屋工期動輒被延宕平均2~3季,甚至連辦公室裝修也被波及;據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台灣辦公室裝修成本在疫情3年間下來,平均攀升2成之多,名列大中華區市場的第四高,排名在香港、北京、深圳之後。
新美齊(2242)去年無完工進帳個案,呈現入帳空窗期,今年則有兩大案將完工,董事長林傳捷指出,去年受到缺工缺料影響,南港案延遲到今年完工,未來將強化工程管控,天母合建案將會如期在今年第三季完工。
「國產署辦公廳舍原址改建案」已3度流標,2月底將再捲土重來,經過多次檢討流標原因,歸結受疫情、營建市場缺工、缺料及全球性通貨膨脹、央行升息等影響,為因應未來不動產市場景氣,國產署已調整招標條件,其中權利金由原本3億多,調降至約1億元,降幅約7成,國產署期望可以順利標脫。
日前建商大老們齊聚為中小型建商發聲,指出政府限期18個月內動工,又限貸、抽銀根,讓中小型建商快倒閉,對此國發會昨日宣布,受疫情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缺工缺料等情形,能有條件放寬動工限制,另外銀行融資也要兼顧非六都建案,而大老們則認為銀行能否實際鬆綁金流才是關鍵,希望政府不是應付了事!
近年受疫情、烏俄戰爭等因素影響,原物料及勞動力的短缺情況比以往更甚,估價師指出,目前中型建案平均開發年限已從原本的3年拉長至6年,期間增加的利息、管銷、原物料成本,更是大幅侵蝕建案獲利,年報酬率僅剩一半;台中不具名開發商則自嘲:「不動產開發已淪為加工『慘』業,投資客比我們更會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