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買房為許多人一生中的一次,裝修同樣也是,也因此往往與業者呈現知識不對等,裝修蟑螂事件層出不窮,不過不僅消費者害怕,連設計師都坦言裝修產業的痛點就是很難沒糾紛!專家更說,「希望屋主先給付費用、給折扣,是最常見的話術與套路」,呼籲消費者一定要請設計師畫設計圖,有預算書、詳細的估價單,才能從中去核對與驗收。
「聽說只要房子裡有死過人,就算凶宅,真的嗎?」又或者「買房後才發現是凶宅怎麼辦?」只要講到「凶宅」,就有各種猜測與見解,其實在不動產交易糾紛中,凶宅的出現頻率雖不算最高,但每次只要有「凶宅」出現,就容易吸引大眾目光,引來擴散討論。
數字會說話,室內裝修糾紛案件逐年提升,為嚮應法務部廉政署倡議公私部門公平誠信治理理念,增進各界重視企業誠信,公平會結合住保會及新北市新莊國小,共同拍攝《公平誠信賺大錢》微電影,今(7)日於新莊國小演藝廳進行首映會,宣導誠信的重要。
台中預售屋推案量逐年上升,自2017年以來,每年都有超過萬戶以上的供給量,然而隨大量成屋兌現,不免出現消費糾紛,中台灣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創會理事長黃昭閔也在日前分享案例,「一名購屋者在預售期間買進一預售案,交屋後竟有多項建材配備、公設涉廣告不實,造成設區價值減損高達上百萬元。」
全台屋齡飆升,老屋也常見出現滲漏水問題,不僅影響房價,也可能因為鄰居之間的滲漏水處理程序錯誤,從滲漏水修繕演變成鄰居間互告的情況,住保會即指出,老屋長年風吹日曬雨淋加上台灣還有地震因素,預估七成以上會有滲漏水問題,原因包括水路管線、水泥牆體裂縫等,並且就有案例住宅漏水,問題源頭並非上下樓鄰居。
網路上各種疑難雜症都可以發問尋求協助,但新北就有一對準新人在臉書社群發問,尋找廠商進行翻修浴廁、更新廚具等工程,但在簽約後並陸續給付近50萬工程款後,施工出現拖延還找不到人,專家就提醒,裝修蟑螂常常以總價承攬等養套殺手法,引導裝修小白掉入陷阱,再加上已開工施作,藉此巧妙避開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