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俗稱「囤房稅 2.0」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將於今年7月起實施,明年5月正式開徵,屆時,非自用住家房屋稅率將提高為2~4.8%,政策上路後,預估約有96.8至135.8萬戶房屋稅負會增加,除了對有大量餘屋的建商衝擊大,囤房大戶、持有多戶新屋者也將首當其衝。
財政部最新公告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52.3億元,增加近30億元,創歷年單月最大增量,年增幅高達1.3倍,同時也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歷年4月的同期新高,其中北台灣房市交易表現暢旺,新北市已經連續兩個月超車台中市,成為繳稅王。專家則提醒,2016年後買進的屋主,要注意節稅規劃。
去(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其中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對豪宅買氣大傷,先前立委踢爆有一人公司假借員工宿舍名義購置豪宅,讓內政部再度預告,未來針對私法人購屋,將有三大限制。
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3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2.4億元,寫下歷史同期新高,且已為連續二個月超過40億元,反映當前房市交易狀況熱絡,其中過去台中市常常是繳稅王,此次新北市超車台中市,年增高達101%,也是全台移轉棟數最高的區域,新北成為3月份的房地合一稅收王。
人口高齡化連帶土地所有權人也出現老化現象,根據財政部資料,112年地價稅納稅人口中,65歲以上占比5年就上升5.5個百分點,大幅成長到33.2%,也是各年齡層中佔比最高的,顯示「戰後嬰兒潮」世代資產較為豐潤。
房地產4大稅收金額成績出爐!其中土地增值稅收745億元,年減近2成,房屋稅稅收近900億元,則為年增4.6%,優於地價稅年減0.3%表現,專家推估,與地方政府近年調高新屋稅基,並針對多屋族加稅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