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房市開始下修以來,以讓利為訴求打響知名度的大台北新5大重劃區,無疑是激發自用買氣、加速房市築底的最大推手,然而,5大重劃區雖然看似各具發展優勢,實際上仍潛藏開價偏高的問題,在購屋首重CP值的年代,究竟誰才是價位合理,未來又有增值空間可以期待的房市明日之星?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2017年電子商務零售總額達2387億,觀察過去幾年,電子商務年成長率皆約5%,呈現穩定成長,商仲分析,台灣物流產業隨之穩定提升,進而帶動工業物流用地、倉儲用地的需求,吸引倉儲運輸業者以外的法人投資者。
台商回流潮成為工業地產的重要支撐,根據世邦魏理仕發布工業土地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台工業土地交易在2016年達到高峰,單年成交426億創下紀錄,主要受惠於自用型買方大舉購地、建商積極整合土地,隨後2017年因本土建商縮手,交易金額回復過往水準。
今年台北市A級商辦需求創下14年來新高,空置率則創下新低,在未來3年無其他空間釋出、預期租金上漲下,老舊辦公樓陸續興起都更熱潮。
中漂族搶進北屯區!受惠於台74線、捷運綠線、台鐵高架紅線等交通建設,以及好市多二店、洲際娛樂商城等利多助攻,加上北屯區相對台中其他區域房價較為親民,近年成為台中最熱門的移居地,促使房市交易額、成交量雙雙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