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今日通過「推動社會住宅成果與提升社宅用地供給精進措施」,也就是未來 8 年在進行規劃整體開發區段徵收和市地重劃時,直轄市和非直轄市各留 5%、3% 供予社宅使用。
行政院核定經濟部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其中800億元專用於高雄大林蒲遷村經費,預估將有750戶將移至近77期重劃區的周圍,此區生活機能已逐漸發展,全聯、超商、餐飲都有熱絡之勢,區域內還有大型綠地公園及學校預定地,遷村之後將於區域內規劃社宅及日照中心,滿足遷村後民眾需求。
為了解決社宅數量無法突破且用地難尋,內政部正在研修住宅法及相關配套,除以土地開發及聯合開發等方式取得興辦社宅用地外,未來市地重劃、區段徵收或都市更新將「依法」規劃一定比率做為社宅,讓社宅回饋常態化,並讓「社宅自己長出來」,預計最快明年推動修法。
國家住都中心在花蓮規劃3處社會住宅,總戶達到900戶,其中最大案,基地面積逾 7,000 坪、總經費 23 億元、425 戶的「美崙安居」,14 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 2027 年可完工;住都中心表示「只租不賣」,租金部分將調查周邊租金行情後取中價位、打8折,經濟弱勢入住最低到5折,也符合綠建築、耐震標章,將與國家地震中心連線,打造科技化社宅。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查「住宅法」部分修正條文與「危老重建」條例修正,內政部長林右昌及相關部會首長列席備詢。今日重點圍繞在社宅租金過高與分級收費問題進行討論。
社宅包租代管施行六年,已達成台灣本島19縣市均有租屋專業服務,累計媒合8.6萬戶,內政部說明,「8年20萬戶社宅」政策包含12萬戶直接興建社宅和8萬戶的包租代管;其中,「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累計媒合數已達86,432戶,六年推行時間實際居住中的有效契約數為63,367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