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感受通膨壓力有感,不僅反映在民生物價上,房租更是有感。內政部公布2月份全國租金指數(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為105.25,寫下有數據以來的新高,同時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的物價統計中,居住類指數也達104.53,已經是亞於去年8月的歷史高點,突顯民眾在租屋、居住的壓力難以緩解。
六都房市熱,但人口成長卻在去年出現社會增加人口全面負成長的狀況,這是近11年以來未曾出現的狀況。遷入人數不敵遷出,台北市的遷入人口甚至不及遷出人口的一半,業者推判六都的高物價與高房價,恐怕是推離民眾持續定居的主要原因。
虎年能買房嗎? 根據中信房屋在年前的調查,超過四成的受訪者都認為虎年房市仍是「高不可攀」,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高不可攀」反映物價飛漲的時代,民眾感受買房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坦言短期房價確實仍是價穩難跌。
內政部營建署8日公布營造業經營概況調查,營造業在2020年面臨問題以「物價波動至使成本控制不易」及「原材物料價格持續上漲」比例最多。不僅如此,營建署調查推估營造勞工缺工總人數達11.8萬人,顯見營造業面臨缺工及原物料成本上漲兩頭燒現象。
隨著國際原物料及勞工短缺,國內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主計總處日前發佈統計指去年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全年平均漲幅達10.94%,創13年來新高。中信房屋認為,在營建需求不斷成長與國際原物料價格未見回跌的情況下,消費者買房除了考量房價外,也應將不動產周邊成長性同時應納入規劃,如此才能有效抵禦通膨,創造資產增值的效果。
2021年房市正式封關,六都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共計26萬7,750棟,連續第五年正成長,台中更是達到4萬9806棟,房市熱度僅略遜於2011年縣市合併利多爆量時期,以及2013年房市景氣最熱絡時期。專家分析,因疫情所衍生的物價上揚、資金氾濫、房市政策等,都意外推升房市到一個新的高度,未來則要留意資金退潮後,剛性買盤可能出現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