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各國稅率逐漸明朗,台股利空出盡,更在科技業帶動下,又重新回到2.4萬點的高檔水準,收在24,021.26點。不過營建類股指數今(8)日仍收黑在495.85點,仍較3月底關稅戰前跌幅達11%,更較去年第三季房貸之亂當時的指數高點,跌幅高達3成,專家認為,營建業在政策調控與市場信心轉向後,整體表現的確有點悶。
台股5日寫下史上最大跌點,跌逾1800點,各界認為將影響房市,不過今(6)日反倒開高,盤中一度大漲逾800點,最終以紅盤作收,不過營建類股指數仍下挫逾5%,以歷年股災後房市走勢來看,雖有「股房連動」情形,但股災與房市成交量並不一定為正相關。
從去年以來,台灣股票市場迎來1990年來最大一次漲幅,股市熱,也為房市注入資金活水,造就營建股在房市、都更、交屋等議題熱潮下井噴,成了大盤撐盤要角,不少大咖建商都直言,市場就是錢真的太多!今(17)日營建類股指數衝高至近687,收在674.97,目前股價在百元俱樂部的營建股已有11支,其中海悅更已飆破300元。
營建股不少股價續衝、股利大方配,而觀察營建類股指數也可作為房市信心的指標之一,過去有重大影響房市的政策宣布時,營建類股隔日都會有明顯反映,觀察營建類股指數今年以來就上漲14%,甚至比大盤還強,專家即指出,背後更反映了市場資金對於房地景氣看法樂觀。
台灣房價續攀、台股大盤站上萬八,營建類股指數也飆上高峰。不過,根據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僑外資及陸資持有建材營造股的比例雖來到14.6%、創近三年新高,但觀察外資近十年持有營建股的比例卻不高,且今年前二個月持股比例略微下滑,專家即指出,外資近十餘年來在營建類股的布局操作,大概可用「空頭逢低承接,多頭減持停利」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