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加上家戶人口數持續創下新低,大宅需求隨之減少,小宅成房市主流,價格也快速飆升,統計顯示,近五年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不過小宅戶數多,大樓即動輒上百戶,對應的管線因此也增多,一旦破損滲漏,維修困難度也提升,物管專家即直言,「在管路設計與維護空間配置上存在嚴重問題,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
過年前、領完年終獎金又是一波購屋的熱潮,有些民眾想要在過年前買下已興建好的房屋、過個好年,但買房前要注意什麼? 房產專家建議,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瑕疵?停車位之使用?停車位記載情形及購買社區大樓時管理費如何繳納?是否有積欠管理費?
「簽契約很重要,契約就是非常重要的證據!」裝修糾紛層出不窮,消保官更直言最難解的就是不動產消費糾紛,金額也相當龐大,住宅消保會今(23)日就特別舉辦「識詐.防詐」研討會,產官學專家齊聚曝解方,避免消費者的資訊不對稱。
山陀兒颱風雖然已過,但對高雄人來說仍是膽顫心驚,雖不似上一個凱米颱風帶來致災性豪大雨,導致北高雄多處積水災情,但山陀兒的驚人風力則成為高雄歷史上最強的17級陣風,不僅鐵皮屋蓋吹飛、招牌掉落,甚至還傳出有超商店員企圖用自己身體來抵擋外部風力,而導致玻璃瞬間碎裂的影片,不僅財物受損,就連人員也遭到玻璃飛射造成傷害,然而在極端氣候下,相向各種突發的氣候變化只會多不會少,為了預防玻璃碎裂的災情,就有專業提出相關建議。
房市熱,建商推案信心增強,交屋潮隨之湧現,這也讓驗屋公司在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激增,搶食大餅,不過驗屋專家即注意到,因缺工、建商盼及早入帳,近期就增加了2成是建商要求買方先交屋再來修繕,專家提醒,雖然買方能省下房租先裝潢入住,但缺失沒有白紙黑字簽下,一旦保固期起算、交屋保留款也撥付,那就大大增加了拖延修繕而造成的糾紛。
一位民眾將房子出租,但經承租人告知滲漏水,他向樓上4樓屋主反應但未獲解決,他提告求償,法院認定,3樓房屋因4樓房屋滲漏水,致主臥天花板壁癌及滲水,牆壁樑下壁癌及滴水並樑下長出野菇,判決4樓屋主須賠償30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