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403強震,不少房子震出紅單、黃單成危險建物,台產(2832)今(21)日即與瑞士再保險聯手,推出全台首張建物結構安全保險,不需等到地震倒塌被貼紅黃單才處理,寶舖建設旗下2都更案,也將為全台首座「認證+保證」建築,並透過SGS在興建過程中全程監督。
全台老宅超過450萬戶,雙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合計更近150萬戶,而去年統計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達28.13年,依據住保會申訴案件中顯示,買賣中古屋糾紛當中,勾選現況交屋,除了滲漏水之外,還包括買賣房屋廣告中標榜電線重拉,卻被新屋主發現並非如此的爭議。
浴廁整修往往需花費不小筆預算,出錢的屋主們一定不樂意看到完工交屋後的幾個月時間內,看到出現滲漏水。住宅消保會在今年過年後,就出現幾個鑑定案或是調處案中,都看到設計師提出的「門檻型防水工法」,防水不成而是引水為患,造成屋主家嚴重的滲漏水。
按照2023年第四季官方統計全台房市糾紛原因,顯示與建商相關的糾紛主要以施工瑕疵與交屋遲延最為嚴重,至於與仲介業相關的糾紛,則以房屋漏水這項老問題最為嚴重.房市糾紛的訊息裡可以看出,主要問題都與房屋品質相關,即使是交屋延遲一樣會引發購屋人對建築品質的疑慮.面對這些糾紛風險,除非民眾或親友具備專業營建、水電與裝修等相關背景,想靠自己避開眾多問題其實相當困難,而近年興起的驗屋團隊似乎成為購屋人的好幫手,但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全台屋齡飆升,老屋也常見出現滲漏水問題,不僅影響房價,也可能因為鄰居之間的滲漏水處理程序錯誤,從滲漏水修繕演變成鄰居間互告的情況,住保會即指出,老屋長年風吹日曬雨淋加上台灣還有地震因素,預估七成以上會有滲漏水問題,原因包括水路管線、水泥牆體裂縫等,並且就有案例住宅漏水,問題源頭並非上下樓鄰居。
新店大溪地社區17年前即被檢測為海砂屋,社區雖然在同年度即自主成立更新會,辦理自力更新,但因諸多繁複法令及住戶意見分歧,都更進度牛步。無止境的漏水修繕、混凝土塊不定時脫落,成為住戶夢魘;新北住都中心表示,中心已介入輔導,提供諮詢服務,將幫助社區加速都更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