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流行

新聞搜尋 - 流行

市場動態

富旺國際成軍30週年 「代表作」將給台中不一樣的建築

圖說:富旺國際30週年代表作,不僅採用綠建築,也引進國外度假飯店「懸空玻璃泳池」。 富旺國際從台中起家,與台中的土地有著緊密的連結,為回饋鄉里,近年來公司推出的新作,都以友善鄰里、環境保護、綠色景觀等作為出發點,也為業界帶來強大的震撼。今年富旺國際最新代表作「至善路案」同樣秉持著永續的理念,除了採用綠建築外,還引進國外度假飯店最火紅的「懸空玻璃泳池」,建案尚未公開即引起市場廣大迴響。 有別於一般上市櫃公司量販式「起厝」模式,擁有超過30年深厚營建經驗的富旺國際,至今仍對建築業懷抱熱忱,從建築模擬,實物執行,再到售後服務,富旺國際總是親力親為規劃每一項建案。 (富旺國際將於今年七月推出代表作,與多位國際大師聯手打造,未來將成為指標建築。) 今年適逢富旺國際成立三十週年,董事長林正雄透露,七月將在西屯區正臺灣大道上推出「至善路新案」,這件三十年代表作融合了國外VILLA造景,在建案的頂樓規劃「懸空玻璃泳池」。而這樣一個創新的發想,則是源自於富旺國際總經理林宗毅。 林宗毅說,過去台中市建案流行巴洛克式建築,著重幾何線條,但近幾年,建築產業為了做出明顯突破,開始轉向挑戰較困難的不規則形狀,像是「至善路案」外觀是由不規則的「蝶翼雨遮」雕塑而成,雖然耗時且費工,但富旺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給台中一個不一樣的建築。 除此之外,這項建案也參考了兩間峇里島的奢華度假飯店:Alila Villas Uluwatu以及THE EDGE Bali Villa,富旺蓄勢待發,準備在正臺灣大道核心地段再次樹立經典。 盤點富旺國際過去推出的「國美天藏」、「世界之翼」等建案,也都堪稱台中地標型建築,備受當地人青睞;尤其是「國美天藏」,特別聘請享譽國際的劉偉彥建築師操刀設計,將垂直綠化融入建案,且臨路退縮10米,打造開放式落羽松廣場,拉大棟距且友善鄰里。 此次至善路新案與上揚國際攜手合作,上揚國際建築團隊台中一處楊濬輔總經理提到,儘管富旺國際近年來持續推出震撼市場的建案,但為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至善路新案」為目前區域內CP值最高的建案,主打產品則以兩房為主,也因此全案尚未推出就已吸引購屋族的矚目,目前預約數已超過250組,遠遠大於供給量,客層則包含附近科學園區的科技新貴,以及從彰化、南投而來的的客戶!

市場動態

北市30坪以內小宅當道 豪宅建商也跟風

低薪高房價時代來臨,具備低總價優勢的「小宅」,成為自住民眾鎖定買進的第一間房,而這樣的趨勢,在高房價的台北市尤其明顯。業者觀察,自住買氣當道,建商紛紛將推案坪數縮小至30坪以內,就連過往推豪宅的建商也罕見推出「趨小」建案,以迎合民眾想入住台北市的需求。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的調查資料,前幾年手握精華區土地,甚至長期推出大坪數建案的知名建商,近年也不得不順應「小宅」風,在建案裡頭規劃30坪以下的小宅。包括國建、大陸建、潤泰新、長虹、冠德、文心、璞園及璞真等豪宅建商,都紛紛推出小宅產品,甚至手握2個北市指標豪宅建商元利建設,也預計在文山區推出小坪數住宅。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過去5年時間,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三都,每一個年度推出的預售案總戶數中,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都超低過4成,就連台北市相當精華的地段捷運忠孝復興站旁,也一口氣出現2個小宅建案,而且每坪開價都超過百萬元,顯見小宅推案熱潮正快速在主要都會區蔓延。 以去年928檔期為例,台北市即以小宅為推案主流,70坪以上大坪數住宅戶數占比僅約2成多,甚至出現建商產品定位大風吹的情況。例如過去在豪宅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東騰建設,以及將推案重心放在北市豪宅的首泰建設,也都開始轉攻小宅族群,成為這兩年房市的特殊現象。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目前房市買盤主要是首購民眾、其次是長線置產客,而此波房市主力購買族群,大多鎖定30坪以下、相對低總價的小宅,而當豪宅建商推小宅成為趨勢,一般建商更難抵擋,未來新建案坪數規劃能不做大就不做大,若是原建照規劃大坪數但未動工,中途變更建照改作小宅也是大有人在。 何世昌表示,過去3房格局久居市場供給最大宗房型,小宅占比很少超過4成,但自2014年房市反轉之後,30坪以下的房型占比激增,而預售屋供給出現如此重大變化的主因,便是因為房市在歷經多次調節、盤整之後,買氣已轉變為以自住、首購族為主流,預料在高房價的都會區,這股小宅風潮仍會持續流行。 房產專家分析,小宅除了具有低總價的優勢,也與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有關,讓不婚族、頂客族等,選擇較容易入手的小宅當作人生第一間房。此外,台灣因已邁入高齡社會,部分住在老公寓的長青族,為求便利的生活設施與居住環境,也會進行換屋動作,除了賣舊換新,也有不少民眾選擇以大換小。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現在不婚、不生的單身貴族愈來愈多,隨著人口結構消長變化,家庭戶量日趨減少,將牽動消費、房地產的型態改變,單身時代來臨推升的「單身經濟」不容小覷,而小宅產品在需求日增,以及購屋負擔相對較低等優勢支撐下,不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保值標的。 永慶房屋即曾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進行統計,去年第二季全國設有戶籍的單身戶長共128.1萬人,相較於5年前增加14.0萬人,成長12.2%,其中,新北市單身戶長最多,達25.7萬人,台北市則以18.5萬人居次,再進一步對照實價登錄資料可發現,台北市20坪以下的交易占比為19.3%,新北市則有10.8%,顯示小宅市場需求不小。 此外,受到高房價影響,過去台北市20坪以下的小宅,主要集中在中山、萬華與北投等區,近年則有明顯往市中心移動的趨勢,包括信義、大安、中正、松山等台北市中心,這2年也都相繼有小宅建案問世。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從剛性需求面來看,晚婚、少子化等家庭趨勢,再加上高房價,無論在使用面積或購屋負擔的面向,建商過往的產品規劃勢必調整。 尤其超低利率及軌道經濟持續加碼,使「租不如買」、「時間房價」的比價效應不斷擴增,建商因而轉進「門檻房」市場推案,拉攏首購需求,直接帶動中低總價、小宅供給,連知名建商也頂著品牌光環,進軍重劃區、小豪宅市場。如同名牌精品推出價格容易入手,但又能傳承精神的副牌,往往讓市場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