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發燒,桃園房市急速升溫,房價更創下歷年來新高,不僅預售新案房價急漲,連帶拉抬中古屋價揚,就連萬年價穩的老公寓,5年竟漲3成之多,突破原本就價穩的老公寓價格,一字頭房價的老公寓,似乎已經快要消失。
桃園市近年因大型公共建設、廠辦投資、重劃區開發等發燒題材,帶動生活機能與就業機會,被譽為「宜居宜業」的城市,加上房價比雙北市親民,人口紅利大爆發,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觀察桃園市近一年住宅總價帶交易比重,500萬~1,000萬元物件交易占比達45.5%為最多,且集中在桃園區、總價未滿500萬元的物件交易,占比也有約30.8%,集中於中壢區,合計總價1,000萬元以下物件交易占比高達76.3%。
全球華人房市裡,有一句老話:「想要富,先修路.」堪稱至理名言. 放在今日的桃園,各項軌道建設不僅提升桃園各區與雙北都會區的交通便捷性,配合軌道沿線土地利用方向的改變,包括人口密集區的農地變更為新重劃區,還有大型廠房逐步退出人口密集區並且轉型.
台灣少子化未有減緩跡象,網路盛傳各私校大學周邊套房恐有套牢現象,東森房屋研究中心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整,今年相比去年,中原大學周邊五公里商圈整體漲幅已達8%,顯示該商圈的房價易漲難跌,在地專家指出,雖房價上漲有稍微影響到投報率,但因為出租市場穩固,因此去化速度仍然快速。
疫後房市買氣井噴,各都會區房價紛紛站上歷史新高,台北市新案單價更已逼近每坪93萬元,隨便一間40坪的新大樓,含車位總價也要動輒5千萬起跳,但在擁有房價低基期優勢的桃園,同樣預算甚至可買百坪電梯豪墅,近期隨著換屋、置產需求大舉出籠,吸引不少北台灣高端族群前進桃園一圓別墅夢。
央行針對個人第二套房貸進行管制,使原本熱絡的市場稍微降溫,根據五大房仲內部交易統計,市場買氣仍維持首購當道,成交佔比較上月攀升,而換屋市場則受到央行政策影響,交易佔比略為下滑,第三季房市則是淡季不淡,928檔期到年底則屬於第四季的傳統旺季,以目前市場的買氣熱度來看,第四季旺季還是回維持交易熱絡的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