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究竟是依舊低迷,還是逐漸回春?可以確定的是,大台北房市在膠著了兩三年之後,原本處於觀望的剛性需求逐漸湧出,市場以低總價的首購商品表現一枝獨秀。
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來臨,近年房市除了小宅化趨勢明顯,小家庭與家中長輩分戶而居,又能就近照顧的「三代同住」社區型態,也快速受到消費者認同。
自2014年房市開始下修以來,以讓利為訴求打響知名度的大台北新5大重劃區,無疑是激發自用買氣、加速房市築底的最大推手,然而,5大重劃區雖然看似各具發展優勢,實際上仍潛藏開價偏高的問題,在購屋首重CP值的年代,究竟誰才是價位合理,未來又有增值空間可以期待的房市明日之星?
長期以來,人口紅利都被視為衡量一地房市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口紅利愈多的地方,房價自然會上漲,反之,人口負成長的區域,則勢必面臨房價下跌的命運。
根據地政局資料,今年前三季不動產移轉交易棟數共205,832棟、年增4.5%,各方專家對於此數據,解讀房市情況,多數曾接受過記者訪問的專家、學者以及業者,都認為房市現況為「房價緩跌、交易量升」的盤整期。
房市回溫,民眾看屋熱度也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