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預告今年有可能會升息,對於購屋貸款壓力越來越大,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10年來房貸暴增2.95兆,平均個人房貸金額增加147.53萬,不過房貸人數卻從209.9萬減少至206.7萬,房貸也呈現出買方壓力。
政府聯合多部會打房動作頻頻。繼上週內政部祭出5大措施打炒房,甚至不惜祭出刑法威嚇,全體國銀土建融業務暴增也引起高度關注。今(13)日的立院財委會上,朝野立委不分黨派一致針對公股行庫的土建融業務增加情況提出質詢,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已指示各大行庫徹底清查其不動產業務的情況。
全台房市熱度持續延燒,國人今年以來辦理不動產信託餘額也明顯增加,根據信託公會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不動產開發信託累計增加千億元。專家表示,預售市場買氣大增,以及房價推升民眾付出的自備款、工程款,都為不動產信託餘額出現驚人暴增的主要原因。
雖然疫情重創觀光與國內沿街店面的零售消費,導致店面空置增加且生意蕭條,不過有業者逆勢大幅展店,知名電商蝦皮展店數快速暴增,累計北部已經展店將近150店,平均近3個月,每天至少開一間店,成為店面市場一片不景氣中,還能夠大幅展店的指標業者。
台積電不僅是護國神山,更「護房市」,根據看房網站統計,台積電進駐高雄市話題,帶當地看屋量上漲近6成,高雄市楠梓區、橋頭區貢獻不少,不過,專家指出,利多消息往往伴隨投資炒作,民眾應避免台積電概念房沒跟上,反倒先成了韭菜被收割。
逃命潮湧現不是說假的,依據財政部資料,今年上半年各縣市房地合一稅收大增,六都中以台中市稅收達21.42億元奪冠,台北市年增1.9倍為六都最大,而六都以外縣市也不遑多讓,共有6個縣市上半年稅收破億,其中彰化縣3.53億元最多,突顯中台灣房地產吸金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