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居住正義,新內閣著手規劃「使用權住宅」,以低於市價、至少有20年使用權的方式,滿足年輕人居住需求,對此,專家紛紛提出建言,認為政策應有完整的配套,否則一樣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指出現有的社宅、合宜宅只做半套,就應該要好好管理,讓住者有其屋。
新上任的內政部長林右昌,今(2)日舉行首次的部務記者會,記者會中透露《平均地權條例》目前已在研議中,預計4月會完成相關子法的訂定;「住宅使用權」的相關配套措施也積極的討論中,未來也會邀集相關單位一同進行討論,再對外公布。
台灣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海灣城市的發展,近年隨著西部都會區日益飽和不斷向外擴張,政府也積極投入臨海區域的建設與開發,在產業、交通、商業與居住等各方面條件都獲得大幅改善下,北中南三大港區正不約而同形成新的海灣城市,並且成為購屋族熱門的置產焦點。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對於房市投下震撼彈,對於政府的調控,外界認為受重傷的將是建商和代銷,預售、新成屋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解約申報登錄以及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未來的推出的執行細則也是業界、民眾關注的一大焦點。
向來以打造古典建築而聞名的時代建設,自創立以來已推出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而被譽為七期最後一棟古典建築的「時代州廳」,以充滿台灣歷史建築的設計理念深獲國際青睞,於2022年度相繼獲得四大洲八大獎項,其中,更獲得「2022年美國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建築金獎、室內鉑金獎殊榮,在全球跨領域的六千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寫下時代建設耀眼的里程碑。
隨著疫情、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壟罩在成長趨緩的陰影之下,未來一年經濟環境將面多樣變數,不過在外商機構的看法上,新興的東南亞和印度等內需型經濟體的需求復甦,在相當程度上會支撐當地經濟成長,而亞太地區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