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新制7月1日全面施行,引發投資客退場熱潮,房市交易逐漸趨向穩健,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特別在928檔期進行預售屋稽查,總數 7 建案中,僅1案未依規定申報備查預售資訊及買賣定型化契約即違規銷售,其餘建案均無虛偽不實、影響交易秩序的炒作行為。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也就是囤房稅2.0,房屋稅改採全國歸戶,非自住持有者稅率調高至2%到4.8%,最快明年7月1日起上路,預估稅收可增加超過45億元,對此業者則疾呼,新制恐怕會出現提高租金及售價、轉嫁給消費者情況。
臺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平均地權》新制上路前之6月住宅價格指數,數據中顯示住宅價格指數為135.68,比同年5月略上漲0.6%,若和111年6月相較,則上漲4.67%。究竟是哪些地方熱度不減?又或是哪些地區急起直追?一次說明白。
平均地權條例在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而當中也規範預售案若要解約也需在30日內辦理申報,觀察最新實價揭露,竟已罕見出現零星解約揭露案件,專家認為,此舉也代表預售揭露制度日漸完善。
房地合一新制自2016年上路,並於2021年7月起進入房地合一2.0,台北國稅局指出,個人以適用房地合一稅制的土地與建商合建分屋,若換回房屋價值低於換出土地價值,而取得建商給予的差額價金,情況視同出售土地,必須在30日內申報房地合一稅。
今年7月1日開始執行《平均地權條例》新制,經過近兩個半月的時間,依然還有許多相關業者對於申報手續操作與新制中限制內容較為不熟悉。佳里地政事務所發現,除了建設公司外,亦有代書相關業者對於申報仍存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