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不斷高漲,多屋族的房子卻越買越多,房產集中化狀況也持續惡化。根據財政部統計2015~2020年空屋數量突破歷史新高,巢運今(16)日召開記者者痛批政府勿再麻木不仁逃避問題,儘速研擬提出囤房稅方案。
國內疫情趨緩,Q4房市急拉尾盤,預估到年底之前,全台將有超過6000億元的新案量釋出。根據業者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今年全年的推案量可能無法觸及去年1.6兆元的天際線,但房市表現「先蹲後跳」,仍可維持在1.1兆元的推案規模,且是自2019年以來,連續3年推案量站上兆元大關。
近年房市漲勢從蛋黃區外溢蛋白區,甚至蛋殼區也不例外,根據數字網統計全台各地蛋殼區近五年漲幅驚人,第一名的台南新市區漲幅近8成,最後一名也有3成漲幅,業者指出,許多購屋族更因預算考量,只能選擇「流浪到蛋殼區」,使蛋殼區房價興起一波瘋漲潮。
六都地政局今(1)日公布9月買賣移轉棟數,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總計2.1萬棟,月增28%但仍年減12%,似乎已經從疫情谷底走出,房仲業者表示,目前房市景氣呈現北溫南熱的市況,具備投資開發題材的區域,房市價量表現就相對活潑,雖然央行已經提前針對個人第二套房貸進行調控,但在自住買氣撐盤下,應仍有機會挑戰35萬棟大關。
中央行銀昨(23)日召開理監事會議,宣布利率「連六凍」,但房市管制再加重,第三度出手打炒房,央行本次鎖定六都與新竹縣市第2戶房貸,並調降購地貸款、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成數上限,提醒自然人的財務槓桿且避免地價上漲帶動房價。
今年房市價量都持續上揚,也引起政府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對此,房仲業者分析,政府這波政策是「打炒房」不「打房」,顯示政府以打擊投機炒作為主要目標,在適當時機出手,且針對性極強,快、狠、準,改變未來房價走勢,預期2021年房價呈「平盤整理至緩漲」格局,全年交易量將較今年同期持平或小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