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緊縮加上第七波信用管制下,房市急凍,尤其中古屋交易量已連月下滑,據今(31)日各大房仲業者陸續公布12月自結門市交易量,雖然相較去年仍下滑三成,但與上月相比,已有3%~6.8%的增幅,顯示部分賣方惜售心態已有鬆動,且市場正逐漸適應房貸緊縮的狀況。
919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替房市投下震撼彈,買氣一路降到冰點,尤其房價快速上衝的區域,在此波似乎已出現逐步修正跡象,據591實價登錄,對比9月打炒房前後,七大都會區十大房價鬆動區域,普遍跌幅1成,並以高雄占半數最多,其中重災區楠梓,前後單價就差4萬元,若以購買30坪房屋來說,晚1個月買反而現省百萬元。
高雄市房市熱度持續攀升,今年土地交易市場表現亮眼,十大土地交易中有八成以上由品牌建商購入,總價破百億元,顯示建商對高雄房市未來發展極有信心。
台南市議會近日三讀通過「台南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修正案,其中著墨較多在於調降建設公司「囤房稅」稅率,針對建商待銷售房屋的稅率進行調整,將1至2年、2至3年的稅率,從原本的2.4%和3.6%分別降至2.2%和2.8%。其餘持有時間依市府版通過,持有1年內為2%,3~4年內3.6%,4~5年內4.2%,5年以上為4.8%。
高雄近期觀光活動帶動商圈熱度提升,包括與串流平台合作宣傳的「魷魚遊戲」英熙娃娃與無人機燈光秀,以及26公尺巨型聖誕樹主題活動,吸引大批人潮湧入高雄,而此次活動聚焦於高雄鹽埕區及新崛江商圈,也替原始舊商圈帶動新活力。根據台灣房屋統計,鹽埕區透天店面交易量今年達24棟,較去年增加超過一倍,新崛江周邊則成長5成,觀光人潮帶動商圈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全國房市隨著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推行,各地案場進入冷靜期,高雄也不例外。少了過去一開案就幾近完銷的投資熱潮,市場從短期投資轉向剛性需求,當投資客開始延長觀望期、短線投機行為減少,也為自住需求者提供了更多理性選擇空間,不過也錯殺了部分消費者購屋的權利。